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讲述了美国四百年的历史。书稿分十五讲,介绍和解读了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工业化、进步主义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用二三十万字的篇幅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一幅较...
本书挑选当代拉美社科思想界十二位奠基性学者的代表性作品,从依附理论、解放哲学、霸权理论、后殖民理论,到女权主义运动史、大众文艺。以去殖民的立场、超越本土民族主义和跨学科的视野,梳理了拉美本土思想肌理。不仅为...
两晋是黑暗、屈辱、不幸的朝代?晋朝如何突破二世而亡的历史瓶颈期?皇室与士族共治秩序的产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这是一本完整的两晋政治史读物,全面揭示了两晋兴衰背后的深层次治理逻辑与历史因果,多角度透视了晋王朝的...
这是一部详细讲述君士坦丁堡在2500年中被不同的王朝和军队反复争夺的历史著作。君士坦丁堡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过去的2500年里,它被围困达四十次,被占领三至四次。大西洋和欧亚大陆草原之间的几乎所有势...
本书精选从先秦到清代的十五次具有代表性的战争,如楚汉之战、淝水之战、汉匈之战、宋金之战、宁远之战等,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与军事理论,详细解读决定战争胜负的多重因素与细节——兵种、装备、兵器、战术、后勤、地形、...
本书定名“通史”,“通”之要义贯穿全书。作者把对租界的论析置于整个近代历史长河中,采用“纵观”和“综观”两种视野进行考察:纵观租界百年的发展过程、历史阶段,包括租界的开辟、扩展、收回的源流、脉络、走向、趋势,...
古代笔记中为何有那么多“人变虎”的故事?地安门古寺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人们谈之色变的“黄大仙”为何会致人“中邪?”“最是阴惨”里的虎伥,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元顺帝年间的“枯井杀人事件”有着怎样的实情?1644...
枕边人竟然是凶杀在逃犯?清末民初的“仙人跳”“放白鸽”“宰白鸭”到底有多可怕?鱼汤、米饭加荆花,滋补品为什么会成为穿肠毒药?高手在民间:爷孙俩真的只是“梦游”而已吗?棺材中的尸体,为何会成为一个对既定事实的嘲笑?上...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英国人从此放弃了在欧陆开疆拓土的执念,转头望向海洋,在那里,更大的机遇在等着他们。彼时,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引领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它们纷纷在全球...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国所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南侵,辛弃疾加入抗金队伍,突骑渡江与宋廷联络,次年率义军归宋。上《美芹十论》《九议》等军事奏议,力主抗金。他文能提笔...
在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以自身意志书写历史的辉煌篇章时,《文明的拐点:瘟疫书写的人类通史》以瘟疫为线索,引领我们踏上一场颠覆性的历史之旅,揭示了看似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如何一次次改写人类历史的进程。从史前社会的微妙...
现代动物保护运动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动物被普遍用于劳动、医学实验、表演,它满足了人们的商业和娱乐需要。然而在保护者看来,动物是遭受不公对待的弱者。反对者与支持者,激进者与保守者,展开了一场持续百年的斗争。本书...
关中平原,骊山脚下,巍峨的秦始皇陵已沉睡两千多年。直到1974年3月,附近村民在打井时打出一堆“瓦爷”,几处兵马俑坑重见天日,才拉开了秦始皇陵发掘考古的序幕。本书全景展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发掘的详细过程,后世...
本书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在与工人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方面落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随着整体生产力稳步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高薪知识工作者的技能和薪水,然而大部分工人从这几十年的增长中...
以太坊目前是全球颇受欢迎的分布式应用平台,也是Web3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本书的作者,正是以太坊的创始人、加密货币领域重要的思想家、被业界称为“V神”的布特林。这是一本过去之书,作者基于以太坊白皮书,阐明并...
本书以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大背景,回顾和分析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的美国企业发展史,分析了经济繁荣时期、战争时期、战后恢复期、经济危机和增速放缓时期、技术变革时期,美国企业的发展状态和特征,成功企...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群山沙漠间,一场科学与思维的革命正在酝酿之中。这场科学运动的神经中枢是一个名为圣塔菲研究所的智库。聚集在这里的研究人员形形色色,既有梳着马尾辫的研究生,也不乏诺贝尔奖得主——物...
这是一部剖析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著作。现今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将焦点放在20世纪初期的经济危机,试图将它研究透彻以避免人类重蹈覆辙。围绕这个话题,学者们推出了很多理论,比如这次经济危机是否...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创业50年来,先后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日元升值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危机。而每次危机后,他的企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稻盛和夫具有应对和克服经济危机的丰富经验。把危机看作成长的机会,把萧条当...
本书是阿克塞尔•霍耐特和南希•弗雷泽关于“承认”与“再分配”问题的对话。1992年霍耐特出版《为承认而斗争》一书,将“承认”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核心。1996年弗雷泽在斯坦福大学“坦纳讲座”讨论“身份政治时代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