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国通史》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吕思勉先生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
本书是由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的三十一位会员撰写的文集,分享了他们从留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历程。这些作者大多在美求学后走上了教学和科研岗位,任职学校涵盖美国各类型的高校,教龄最长的超过三十年,最短的也有十年。教学...
发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败,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剧。本书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呈现宋金博弈与北宋靖康之败全过程。作者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曾经通过三次外交事件考验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而,日本最终都没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为切入点,围绕日本历史...
本书作者实地勘查了散在世界各地的数百门明清红夷大炮,并结合庞杂的史料记述,尝试勾勒出这些西式火器的“文化传记”,重现其在中国两百多年间的演变过程和多样性。红夷大炮的操作与铸造技术,是近代东方大陆文明向西方海洋...
★清华教授口碑之作,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东亚新史,一本书读懂东亚五百年——以全球史视野横观东亚,重建“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日韩何以成为「东亚」”的曲折进程。——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作品,滨下武志、李伯重、陆扬...
尾崎秀实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最受瞩目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同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一直以来他还被赋予了多重的身份,如杰出的新闻记者、时事评论家、佐尔格红色国际谍报组织成员,乃至忧国忧民的民主主义志士和国际共产主义者...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钱伯林(RollinT.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成为西方与东方互视历史的一种隐喻。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国家地理》杂志一百多年来有关中...
明朝创造过无数辉煌,为何在最后的60年里迅速崩塌?崇祯帝一生勤奋,为何没能挽救明朝的颓势?明末名将众多、军队庞大,为何被人口仅数十万的女真打得节节败退?李自成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灭亡明朝的?本书回望明朝最后60年的困局,从...
全面追溯唐宋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历史过程呈现传统儒学向新儒学的历史转型聚焦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等诸多历史公案--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统”的观念自韩愈倡导之后就深刻影响着...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人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
“辛酉政变”改变了晚清历史的走向,随之而来,军机处的汉族官僚日趋加深分裂为“南派”和“北派”,且势力此消彼长。在此背景下,两宫太后与恭亲王、醇亲王的关系也走向微妙,李鸿藻、沈桂芬、王文韶、张佩纶等汉大臣接连登...
本书是一部历史理论普及读物。近500年来,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人口爆炸、全球化…各种古代世界闻所未闻的事物快速涌现。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都对现代世界的诞...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网红考古学家”郑嘉励全新力作。一组从田野上生长出来的文字,一部有温度的考古笔记,呈现了其20多年在田野大地上的求索与探寻之旅。可以读到墓葬挖掘实录、田野考察笔记、古迹器物探析...
★钱币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信息载体,详细记录着各种文明的发展。★钱币不仅值得我们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其对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文化、政治、艺术、宗教、社会和军事也颇有助益。★钱币学结合了科学的精确、历史学的...
使节往来是朝贡册封体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时代人际交往、文化交流以及通商贸易的重要途径。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关系密切,使节往来频繁,留下了大量《使朝鲜录》《朝天录》《燕行录》等相关记录。本书利用这些资料,...
忽必烈,是中国和蒙古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虽灭亡南宋,一统全国,行用汉法,创建元朝,却又多疑猜忌,贪财谥利,纵容近侍,穷兵黩武……忽必烈的一生复杂多变。《忽必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忽必烈的专著,也是史学大家、名家周良...
1. 一流历史学者搜罗海内外一手资料进行融通内外史的非虚构写作。复旦大学高晞教授在关怀生命的大悲悯下全方位审视1831年中国小人物何鲁之死的真相与历史文化遗产,融通医学内史与技术、科学、社会、文化等外史,进行了...
在她三十八年的短暂人生里,有长达三十年,这个女人漫不经心地生活着。就像那个时代成百上千万的女性一样,她会跳舞、闲聊、恋爱、发笑、打扮,探访别人,给予施舍,她会生儿育女,最终静静地躺在床上死去,一生都不曾真正参与世界的...
◎孜孜不倦的耄耋学者。樊树志先生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出版著述甚多,并多次获得大奖,久为社会和广大读者熟知。今年已届米寿,仍孜孜不倦地研究明史,尤其是晚明史,传播新知卓见。◎续证晚明大变局。樊教授自2015年以来,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