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理解了認知症》封麵

內容簡介

“日本認知症照護第一人”長穀川和夫,一生診治患者無數。他在88歲時公布了自己罹患認知症的消息,之後以專家和患者的雙重視角,繼續對認知症的研究和總結,印證了他自己“當你得了認知症,研究才算完整”這句發心之言。 本書是長穀川和夫寫給大眾的認知症答案之書,內容涵蓋診斷方法、治療手段、護理建議等。書中普及了認知症基本知識、指出盲點(如,認知症易於抑鬱症相混淆、有的認知症可以治愈等),介紹了目前最常用的篩查工具之一——長穀川量表的使用。全書重點是從照護者、醫療機構、社會力量三方麵闡釋與失智老人的相處之道,助力認知症患者和家人消除焦慮心態,更好應對。

作者簡介

長穀川和夫

認知症診療、護理和研究領域國際權威專家。

1929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

1953年畢業於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後赴美國留學,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等知名醫療機構學習。

1973年就職於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歷任神經精神科教授、校長、理事長等職。

1974年創製並發表了用於認知症初篩的“長穀川量表”,該量表至今仍在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

1989年組織第四屆國際老年精神醫學學會會議。

2004年組織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第二十次國際會議,主導在全日本將“癡呆症”更名為“認知症”的工作。

2017年向公眾公開罹患認知症。

2019年在《讀賣新聞》記者豬熊律子的幫助下,完成本書。

2021年於92 歲高齡辭世。

目錄

序言
第一章:我得了認知症
從失去“確定感”開始
親自公開病情
會感到備受打擊嗎
我為什麼要公開病情
“晚年認知症
我的一些反思
第二章:我想告訴你認知症是什麼
認知症的本質是“生活障礙”
常見的認知症類型
有的認知症可以治愈
輕度認知障礙
認知症的最主要病因
認知症的診斷過程
比“不得病”更重要的,是“讓疾病來得晚一些”
第三章:認知症初篩
當懷疑得了認知症時
如何使用長穀川量表
以恭敬的態度麵對患者
長穀川量表的故事
我的恩師新福老師
第四章:得了認知症後我才明白的事
居家護理時
在醫院裏
給社會公眾
第五章:我給這個世界的遺囑
別忘記身邊美好的事物
珍惜自己“命運的相遇”
我的戰場
病情再嚴重,也是有思維的
為變老做準備
適度忍耐
內心的力量
芥川龍之介《蜘蛛絲》告訴我的
曾經的努力和現在的夢想
認知症患者的合唱團
兩年後的診斷
最後的告別
後記
附錄
尾注
······

最後修改:2025 年 11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