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他的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麵獨具風格;他的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本書分為六個章節,作者以蘇軾一生的經歷為線...
《雲朵的道路》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清華大學教授格非的最新隨筆集,全書共收錄十篇文章。格非從解讀《包法利夫人》《伊凡·伊裏奇之死》《左傳》等文學著作出發,結合自身經驗和閱讀隨想,暢談生活體悟與文學真知,思索當下時...
本書為複旦大學中文係陳引馳教授有關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講錄,突破文學史敘述的一般格套,既見脈絡的係統性,又見細節的豐富性,是很有視覺感的大學課堂實錄。縱向從先秦一貫而下直至近現代,橫向則以文類從韻文、散文、詩歌到小...
★阿瑟·米勒,從美國大蕭條時代走來的“推銷員”最著名的代言人,他所有的劇作,定義了何為“美國戲劇的良心”。★是回憶錄,也是阿瑟·米勒的戲劇大課。《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兒子》《橋頭風景》《...
“論筆”一詞譯自“Essay”,意謂“具隨筆之形,有論文之實”,是阿多諾特別推崇並親自實踐的一種述學文體。本書精選阿多諾的論筆22篇,試圖呈現這位思想家在社會、文化與文學層麵的相關思考。因“奧斯維辛”是阿多諾的創傷...
與一般的詩詞鑒賞不同,《九詩心》與當下的聯係如此緊密——全書選取的九位詩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淵明、杜甫、歐陽修、李清照、文天祥、吳梅村),都身處各自的“大變局時代”,都麵臨一個命題:當昔日安穩世界的許諾失效,人...
近年來,眾多由文學作品改編的熱門影視進入大眾視野,從紙頁到銀幕,文學與電影的互動愈發緊密,“文字”與“圖像”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構築出一個立體的藝術世界。本書以極具思辨性的視角、通俗易懂的文筆,圍繞文學與電影的相互...
通過精心繪製35張作家旅行地圖,本書探討了文學大師們所進行的35次改變人生的旅行,並揭示了這些旅行對作者的個人生活和更廣泛的文學景觀所產生的影響。對於文學巨匠的生活和創作而言,這些旅行軌跡如同生命中重要的裏程...
《秦漢文學紀事》搜集與文人有關的逸聞軼事,凡16卷,收作家八百餘人,主要按照文人生卒年順序排列,意圖通過梳理該時期文人的生活狀態、學術交往、學術興趣、學術或文學作品等,分析文人在當時的學術與文學經歷。輯錄範圍包...
★當選第二十四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晚年錢理群寫給大家的——中國現代文學入門之書★大部頭,小單元,輕鬆開啟以作家作品為中心的“陪伴式”閱讀★更有錢老原聲朗讀名家名作,一部“有情”“有人”的“有...
儒學與文學關係的考察,乃是唐代文學研究的基礎問題,數十年來,雖無通論性的研究專著問世,但舉凡作家作品研究、流派研究、地域家族研究、體式技法研究以及政治觀念與事件研究,於此問題均有不同維度與層麵的涉及,可謂成果豐碩...
在唐代,無論及第舉子還是旨授官,皆須遵守一定的守選規則,守選期滿後經過銓試,方可授官。這便是唐代選官的銓選製度。本書全麵論述了這一龐雜而繁瑣的選官製度及其相關問題,詳細分析了唐代士人如何通過吏部銓試進入仕途,以及...
《文學的輕與重》是“廣東青年批評家叢書”中的一本,是青年評論家徐威博士近些年觀察當代作家、作品及現象的評論集,書中所收錄的文章大多已在《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當代文壇》等發表。第一輯探討當代小說敘事...
本書從19至20世紀的7部zui偉大的英國小說入手,旨在探尋人生必經的七個重大階段。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係教授愛德華·門德爾森展示了每部小說對應的現實生活,透過作品呈現作者被壓抑的複雜個性和真實目的。本書的每一章...
從社會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北宋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北宋文人和北宋文學,有其鮮明的特點。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團》,通過分析錢幕僚佐集團、歐門進士集團、蘇門學士集團,這三個時間上前後相繼、人員上傳薪接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