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她发现,只有不做真实的自己时,才能感受到被爱。
孩子们会尽己之力维持家庭和睦,哪怕因此患上心理疾病。
羞耻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准,它定义了我们的基本人性,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局限。但如果父母心理不成熟,存有未解决的创伤和被压抑的羞耻感,他们的羞耻感就将传递给孩子;因为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没有满怀爱意的怀抱,只有充满羞耻感的土壤。
在反复体验羞耻的过程中,孩子的羞耻感将转为毒性的。毒性羞耻感不再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而是一种存在状态、一种核心身份,让人产生一种无价值感、一种生而为人的失败感和挫败感。它会披上多种外衣,以强迫、抑郁、成瘾、不配得感、进食障碍等多种形式,抹灭我们的自信,破坏我们的生活。
我们如何才能治愈这种束缚我们的羞耻感?我们该如何开始?这也是本书将要探讨的问题。“内在小孩”概念提出者约翰·布莱德肖,在本书中将带领我们去探索羞耻感的多面性,揭露其根源和主要掩饰手段,从而揭开羞耻感隐秘的面纱,揭示羞耻感让人一步步走向绝望和精神空虚的真相。此外,他也在书中结合自身疗愈羞耻感的经历和诸多案例故事,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能够降低毒性羞耻感,并将其转变为健康的羞耻感的所有方法。希望本书能给所有“受伤的孩子”提供一些帮助与慰藉。
作者简介
约翰·布莱德肖(John Bradshaw,1933-2016)
“内在小孩”概念提出者、当代“自助运动之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顶尖个人成长专家、超级畅销书作家
约翰的父亲嗜酒成性,遗弃了年幼的约翰,这段经历塑造了青年约翰的不羁性格,也促成了他日后在心理治疗领域内的建树。除了首创“内在小孩”这一概念,约翰还是当代心理自助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机能不健全家庭治疗以及心理康复领域的领军人物。
作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约翰的五部著作均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包括《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隐秘的羞耻感:影响终身的家庭暴力》等。他也因此被誉为《纽约时报》“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位情绪健康教育作家”之一。
目录
目录致谢/1
推荐序/3
修订版序/7
初版序/13
第一部分因羞耻产生的精神空虚/1
引言恶魔般的羞耻感(内化过程)/3
第一章健康羞耻感/7
第二章毒性羞耻感/26
第三章毒性羞耻感的主要来源/54
第四章毒性羞耻感的藏身之地/119
第二部分如何治愈毒性羞耻感/177
寓言故事山洞中的囚犯/179
引言外化是治愈的开始/181
第五章不再隐藏,不再孤独/184
第六章毒性羞耻感转化为健康羞耻感/191
第七章解救受伤的内在小孩,重演毒性羞耻感场景/200
第八章整合自我/226
第九章正视并改变内心的毒性声音/237
第十章原谅自己,关爱自己/265
第十一章处理亲密关系中的毒性羞耻感/278
第三部分培养健康羞耻感,实现精神觉醒/297
引言健康羞耻感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与保障/299
第十二章精神与性/302
第十三章羞耻感的启示性和革命性意义:探索精神命运/325
第十四章培养健康羞耻感,收获七大精神福利/335
后记/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