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在美國,疼痛是一門可以暴富的生意。
美國藥企巨頭普渡製藥,以疼痛為名,兜售口服緩釋型鎮痛藥奧施康定。自20世紀90年代上市以來,在美國引發了空前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如今美國80%的毒癮者與濫用奧施康定有關,而他們過量用藥的原因,最初並非為了治病。
普渡製藥背後的薩克勒家族擅長醫藥推銷,幾乎以一己之力在美國掀起“疼痛流行病”。從“更多的病人服用奧施康定”到“每個病人服用更多的奧施康定”,薩克勒家族建立起龐大的醫藥帝國。醫生、藥企、科學家、監管機構、政府要員,無一不被暴利牽引,卷進一場“以健康之名製毒”的致命生意中。2019年,美國約84萬人因濫用奧施康定致死;2020年,美國28個州、600多個城市聯合發起大規模訴訟;此後,這一危機事件開始走入公眾視線之中。
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背後交織著醫學、科技與資本的艱難博弈。大型製藥公司處於公共福祉和私人利益的交匯點,了解它們走過的崎嶇之路,才能更充分地認識到崇高抱負和嗜血貪婪之間的衝突根源。《嗜血製藥》作為對當代美國的紀實觀察,深入還原了美國製藥史上這個癲狂與驚心動魄的災難。
作者簡介
(美)傑拉德·波斯納(Gerald Posner)
調查記者、華爾街前律師、暢銷書作家。代表作:《結案:李·哈維·奧斯瓦爾德與肯尼迪總統遇刺案》入圍普利策歷史獎;《美國為何沉睡》《上帝的銀行家》,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嗜血製藥》因“對製藥業資本無情且一絲不苟的控訴”備受媒體好評。
波斯納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美國優等生榮譽學會榮譽畢業生”的稱號。他具有深厚的法律背景,曾在紐約創立律師事務所,無償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幸存者辯護,並據此創作了《納粹“死亡之侍”約瑟夫·門格勒》。波斯納曾在美國作家工會(NWU)、美國作家協會、美國筆會、保護記者委員會、美國優等生榮譽學會等任職。
目錄
前言/00101“零號病人”/004
02“試毒小組”/008
03進入聯邦/018
04特效藥/027
05“你能為太陽申請專利嗎?”/041
06奇妙三人組/047
07“相差一個原子”/057
08“布魯克林的猶太小孩”/063
09醫藥大道/076
10“土黴素閃電戰”/08411“避難所”/092
12木偶大師/104
13冒牌醫生/110
14“薩克勒帝國”/120
15“快樂藥丸”/132
16“治療叢林”/150
17“描繪最糟糕的畫麵”/156
18沙利度胺災難/165
191億美元暢銷藥/174
20合法但有點“詭詐”/181
21瞄準女性/189
22有尊嚴地死去/200
23“進擊的戈達德”/207
24“來,吃‘根’”/219
25“她們自己清洗籠子”/223
26“濺落!”/236
27“告訴他,他的律師來電話了”/242
28暢銷藥的新定義/251
29“順從”/259
30丹鐸神廟/265
31“維利目狂躁”/274
32豬流感/283
33“黑河”/297
34“任何藥物都可以濫用”/308
35生物技術時代/314
36“‘同性戀’癌”/322
37“與公眾無關”/337
38疼痛管理革命/341
39仿製藥時代/349
40銷售智慧/362
41“家醜不可外揚”/373
42“吃了興奮劑的銷售部”/381
43“錢錢錢錢錢!獎金到賬!”/393
44“會說話的胃”和美鈔/399
45“重拳出擊濫用藥物者”/411
46給普渡一張“免費通行證”/426
47“你不該惹一位母親”/437
48利潤與屍體/450
49鑽空子/463
5010億美元的“孤兒藥”/472
51下一場大流行/486
52“犯罪家族”/491
致謝/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