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法國銷量突破40萬冊,並已翻譯為英文、德文、韓文等9種語言出版。
本書並不聲稱不幸是美妙的。我們隻是想知道,當考驗來臨時,是否隻能束手,又靠什麼來抗爭?
為何同樣遭遇挫折,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卻能活出新生?
答案就是“心理複原”。
“心理複原力”從何而來、如何作用?作者超越苦難者身上所展現的內在特質,重新論述“創傷”對人的意義。我們可以通過“敘事智慧”重述自己的故事、創造意義,把過去的痛苦改寫為“美妙的不幸”,逐漸鍛煉出心理複原的能力。因為開始了敘述,所有的苦難都變得可以承受。分享苦難的經歷,相當於請求親友成為支持我們奮戰下去的力量。
身為納粹大屠殺幸存者,作者深知社會環境對於創傷修複的影響,繼而將關切的對象轉往社會整體的心理複原。一個社會若懂得傾聽受創者的心靈故事,他們修複自我的過程就會比較容易;但若社會環境限製他們的感受,則會讓傷口惡化,受傷的心靈將被迫屈服於命運,終生陷溺在不幸之中。
作者簡介
鮑裏斯•西呂爾尼克(Boris Cyrulnik)
1937年出生於波爾多,法國著名心理醫生、人類和動物行為學家、神經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現任法國土倫大學教授。他著有多部暢銷作品,被譽為“療愈了法國”的作家。
目錄
引言我們以什麼角度讚歎那些戰勝苦難的兒童
當受傷兒童成為小說主題和科研對象
創傷的不均衡讓我們相信歷史不是宿命
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對不容置疑的損害做了充分說明。現在該去探究修複過程了
成功的防禦隻要幾個逆喻作代價
受害者的解脫從不為行凶者開脫
第一章意外之處見希望
令小孩印象深刻進而留在其記憶裏的東西,在虛構過去的大人看來毫無意義可言
就像在倫敦大轟炸期間,隻要母親保持鎮定孩子就有安全感一樣,在“人體炸彈”事件中,受劫持兒童也被老師的遊戲轉移了注意力
五歲的小米歇爾之所以將自己被逮捕看作一件高興的事,是因為在被關進德朗西集中營之前,他遭受了一段時間的情感隔離。而直至今日,深愛著自己母親的雷娜特每晚都會回想起解放初被槍決的母親的遺體
現實有多恐怖,夢境就有多鼓舞。無論是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還是在太平洋戰爭中,超人都是詩人
遊歷不代表遊蕩。清楚自己的來歷不妨礙幻想自己的出身。不了解自己的過去,那就隨意虛構一個
孤兒的記憶中,父母永遠年輕。他們被迫獨立,是自由的苦役犯,總是因在現實的荒漠中找到微不足道的寶藏而感到欣喜
流亡也是一所孤兒院。收容文化支持傷者時,別離之傷亦能愈合。對孩子來說,學校和工作成了修補父母所受之傷的幸福地
幸存者是英雄,卻因“殺死”死亡而感到負疚
因恥於幸福而幾近荒唐的時候,有複原力的兒童會向弱者伸出援手
當受人欽佩之複原力受阻於同樣受人欽佩之團結。當親人的死解放了自己的創造力,誰敢承認
極度創傷導致的遲鈍往往沒有潛伏性傷害留下的痕跡多。神話的冷暴力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比狂熱的恨要大
要想轉化恐懼,須要創建情緒得以宣泄的場所。重新社會化如果做得“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反而會突出傷口。而實際上,隻要將傷害畫出來、表現出來、講成故事或變成積極的訴求,就可以輕而易舉實現傷口的轉化
一名有魅力的園丁、一位啟蒙大姐姐或一個政黨都能改變痛苦的含義
不識虐待真麵目,隻緣身在此河中。在暴力被看作正常的教育方式的時代,虐待不會被思考
技術發明在夫妻關係的確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社會言論確立了兒童成長所遵循的規則
虐待:一個新概念
如何最有效地與有複原力的兒童擦肩而過
初見擺脫困境的人
直接觀察的陷阱:結果美好不代表過程不痛苦
對那些稱“障礙發生越早,影響越久”的人,我們的回應是:障礙發生越早,產生影響也越早;如果家庭和社會環境一直把障礙的故事掛在嘴邊的話,影響也可能持久
情感上的脆弱可以轉變成深情的力量,隻要肯付出代價
職業選擇和伴侶選擇是最容易引起神經症的兩個選擇,但也是賦予我們人生主題的兩個選擇。然而每一場遇見都是一次轉彎,是內心歷史和社會言論進行談判的敏感期
他人的目光具有塑造力
第二章黑日之下無憂傷
“能講出來的悲傷都不叫悲傷”
佐拉、希區柯克和弗洛伊德指出了文體準則
直接創傷會在大腦中留下痕跡,但它們是可逆的,而回憶講述的都是周遭的故事
“講述欲”讓人不用“我”就能寫出自傳
當個人故事成為愛的宣言,聽者或為之欣喜,或為之尷尬
就像有創傷後綜合征或順從於極權社會宣傳的人一樣,濫用記憶會將我們囚禁於過去
當記憶僵化了未來,當熟知過去的背後是極權綱領,證詞便不再可能
要想獲得種族主義者的幸福感,應避免換位思考,讓自己服從於名叫“集體記憶”的神話故事
被他人情緒植入我們頭腦中的個人記憶可被用來編社會劇
對美的需求太過迫切,證詞因破除神話而破壞團結
社會故事的一致性十分重要,所有救助機構,即便是那些最慷慨、最必要的救助機構都會讓那些證詞令人難以置信的受害者們保持緘默
虛假回憶樂園
要是沒有過去創傷的記憶,我們既不會幸福也不會不幸,因為我們會被當下徹底支配
蝴蝶效應加上敘事身份,讓我們不得不講故事
秘密是一種內心提綱,有著強大的情感力量。思想通過物理上的準—話語來傳遞
當秘密被掩飾,它還是會留下障礙讓關係變壞。而當秘密被揭示,它要求的改變卻叫人難以承受
當幽靈開戰,還想要置對方於死地,它們的孩子會更加受創傷意象之苦
分享自己的不幸,無異於叫身邊人替自己戰鬥
揭露秘密的效果取決於聽的人,也取決於有秘密的人自己對傾吐的感受
傷者若想不自外於己,身邊人要先讓他的自我強化成為可能
我們弄錯了病人。要想讓傷者減輕痛苦,首先要治療的不是他,而是我們的文化
創造力也許是痛苦的女兒,但這並不意味著痛苦是一切創造之母
像瘋子一樣夢想,以便填補缺失。不夢想,毋寧死
結論
參考文獻
······
[ 美妙的不幸下載地址【免費下載】 ]
最後修改:2025 年 11 月 25 日
© 允許規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