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1878年1月9日,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降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平凡的家庭。身为小农场主的父亲平日性情暴躁,而母亲又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生长于这种家庭氛围中的华生,或许是因为母亲的严苛而终生对任何宗教无感。
在他13岁的时候,父亲抛弃了这对母子,母亲卖掉农场,带着他搬到格林维尔镇居住。然而在那里他因为出身于偏远的山村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让经历过父母离异和家教不当的华生越发变得敏感脆弱,情绪和学业都长期陷于低谷状态。但是谁也没想到,约翰·华生竟然在后来建立了心理学的一个新学派,成为行为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华生的行为心理学对于当时的传统心理学可谓是一个巨大的颠覆,虽然他的个人生活颇受争议,但是这无损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开拓性成就。不同于之前的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目光转向人类的行为,从而弥补了前者单纯依靠内省而不切实际的缺陷,将心理学从主观世界引入客观世界,强调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以及人类的许多习惯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一事实。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推动心理学向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转变,并在心理学界产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影响,属于当时心理学最前沿的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许多主张具有颠覆性,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一些观点。虽然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刺激—反应”理论也具有片面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受阻。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行为心理学也同样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但是我们依然要肯定它为心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且其依然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这本书整合了华生行为心理学的论著,力求将完整的思想体系呈现给读者,提取了华生论述中的几个关键点,并以生活实践来验证它的合理性。每节后面都讲了通过行为来洞悉心理的小诀窍,具有贴近生活的实用性。
为避免过于严肃的语言让读者感觉索然无味,本书力求以浅显平易的语言论述,希望其在知识“高大上”的同时,也做到语言“接地气”,从而给读者以轻松的阅读享受。而读者如若能从中获得对自己生活有益的启迪与指导,这本书也就可谓适得其所了。
鉴于笔者才疏学浅,本书不免有疏漏之处,也敬请诸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在他13岁的时候,父亲抛弃了这对母子,母亲卖掉农场,带着他搬到格林维尔镇居住。然而在那里他因为出身于偏远的山村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让经历过父母离异和家教不当的华生越发变得敏感脆弱,情绪和学业都长期陷于低谷状态。但是谁也没想到,约翰·华生竟然在后来建立了心理学的一个新学派,成为行为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华生的行为心理学对于当时的传统心理学可谓是一个巨大的颠覆,虽然他的个人生活颇受争议,但是这无损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开拓性成就。不同于之前的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目光转向人类的行为,从而弥补了前者单纯依靠内省而不切实际的缺陷,将心理学从主观世界引入客观世界,强调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以及人类的许多习惯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一事实。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推动心理学向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转变,并在心理学界产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影响,属于当时心理学最前沿的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许多主张具有颠覆性,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一些观点。虽然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刺激—反应”理论也具有片面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受阻。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行为心理学也同样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但是我们依然要肯定它为心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且其依然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这本书整合了华生行为心理学的论著,力求将完整的思想体系呈现给读者,提取了华生论述中的几个关键点,并以生活实践来验证它的合理性。每节后面都讲了通过行为来洞悉心理的小诀窍,具有贴近生活的实用性。
为避免过于严肃的语言让读者感觉索然无味,本书力求以浅显平易的语言论述,希望其在知识“高大上”的同时,也做到语言“接地气”,从而给读者以轻松的阅读享受。而读者如若能从中获得对自己生活有益的启迪与指导,这本书也就可谓适得其所了。
鉴于笔者才疏学浅,本书不免有疏漏之处,也敬请诸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姜巍,心理学研究者、自由撰稿人,一直专注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女性心灵修养等专题的研究和传播。学习中外心理学理论,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体系。
目录
序
第一章 行为心理学:从行为探索心理的源头
刺激与反应:翻出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反射弧的掌控
灵魂OR身体: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大转变
主观VS客观:谁说“闭眼花寂,睁眼花开”
内省与外观:面对内心最深处的角落,还是旁观者清
第二章 生理反应:刺激面前,你的身体很诚实
有效的刺激唤起反应:“隔靴搔痒”只能徒劳无功
刺激替代带来无限可能:铃声之于巴甫洛夫的那条狗
反应替代解释童年创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习惯是全新的条件反应:不过是再关联一个小程序
腺体反应的微妙:从“垂涎三尺”到“望梅止渴”
手的分工不过是习惯:左撇子是天才吗
第三章 习惯性行为:透过动作读出本真
习惯的意义:教你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习惯的形成:为何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好习惯的养成: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习惯条件反射?你没看到棋盘上落子的那只手
第四章 人体潜能:“天赋”与“本能”不过是自欺欺人
“天赋”的迷信:打破“龙生龙,凤生凤”的观念
环境的影响:“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本能”谬论:“狼孩”为什么没有从母胎带来“本能”
“记忆”并非能力:小白鼠迷路不过是习惯的丢失
第五章 情绪之谜:走出意识独尊的怪圈
情绪源于遗传吗
情绪的生理基础——脾气、肝火、胆量等
复杂情绪的诱因——外界的刺激
情绪的迁移:爱屋及乌证明你还需要更上一层楼
消极反应:与其“马后炮”,不如“未雨绸缪”
第六章 妒忌心理:因为亲昵,所以妒火中烧
妒忌的产生:爱与妒忌原来是一体两面
妒忌何时开始:懵懂之年,你们说的情结我不懂
妒忌的源头:妒忌不是依恋的必然结果
远离溺爱:把妒忌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七章 恐惧心理:尝试用良币驱逐劣币
恐惧的根深蒂固:那些孩子忘不了的心理创伤
情绪能够传染:依靠环境的力量克服恐惧
无条件反射:训练宽容与接纳的良方
杜绝一切恐惧?须知“无知者无畏”
第八章 语言玄机:符号里藏有大千世界
语言的产生:鹦鹉和猩猩真的“能言”吗
语言的发展:“橘生淮北则为枳”
语言与现实的对应:你的身体里携带整个世界
催生词语的动觉: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语言习惯要保持:其实你不是忘了对方的名字
“刺激词”的重要性:福尔摩斯眼中的蛛丝马迹
第九章 思维破译:与自己的无声交谈
思维的本质:你与自己的窃窃私语
思维的依托:没有语言,何以附着
何谓思考?语言功能的“学而时习之”
语言与思维:文学是新的情境下的完美合作
第十章 人格透视:行为才是客观的依据
人格的定义:我们不能审判灵魂,让你的行为说话
人格的探究:不要奢望一蹴而就,否则你的判断就无效
人格的弱点:敢于直面自我的人,是真的勇士
改变人格:虽然困难,但有希望
后记
第一章 行为心理学:从行为探索心理的源头
刺激与反应:翻出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反射弧的掌控
灵魂OR身体: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大转变
主观VS客观:谁说“闭眼花寂,睁眼花开”
内省与外观:面对内心最深处的角落,还是旁观者清
第二章 生理反应:刺激面前,你的身体很诚实
有效的刺激唤起反应:“隔靴搔痒”只能徒劳无功
刺激替代带来无限可能:铃声之于巴甫洛夫的那条狗
反应替代解释童年创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习惯是全新的条件反应:不过是再关联一个小程序
腺体反应的微妙:从“垂涎三尺”到“望梅止渴”
手的分工不过是习惯:左撇子是天才吗
第三章 习惯性行为:透过动作读出本真
习惯的意义:教你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习惯的形成:为何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好习惯的养成: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习惯条件反射?你没看到棋盘上落子的那只手
第四章 人体潜能:“天赋”与“本能”不过是自欺欺人
“天赋”的迷信:打破“龙生龙,凤生凤”的观念
环境的影响:“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本能”谬论:“狼孩”为什么没有从母胎带来“本能”
“记忆”并非能力:小白鼠迷路不过是习惯的丢失
第五章 情绪之谜:走出意识独尊的怪圈
情绪源于遗传吗
情绪的生理基础——脾气、肝火、胆量等
复杂情绪的诱因——外界的刺激
情绪的迁移:爱屋及乌证明你还需要更上一层楼
消极反应:与其“马后炮”,不如“未雨绸缪”
第六章 妒忌心理:因为亲昵,所以妒火中烧
妒忌的产生:爱与妒忌原来是一体两面
妒忌何时开始:懵懂之年,你们说的情结我不懂
妒忌的源头:妒忌不是依恋的必然结果
远离溺爱:把妒忌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七章 恐惧心理:尝试用良币驱逐劣币
恐惧的根深蒂固:那些孩子忘不了的心理创伤
情绪能够传染:依靠环境的力量克服恐惧
无条件反射:训练宽容与接纳的良方
杜绝一切恐惧?须知“无知者无畏”
第八章 语言玄机:符号里藏有大千世界
语言的产生:鹦鹉和猩猩真的“能言”吗
语言的发展:“橘生淮北则为枳”
语言与现实的对应:你的身体里携带整个世界
催生词语的动觉: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语言习惯要保持:其实你不是忘了对方的名字
“刺激词”的重要性:福尔摩斯眼中的蛛丝马迹
第九章 思维破译:与自己的无声交谈
思维的本质:你与自己的窃窃私语
思维的依托:没有语言,何以附着
何谓思考?语言功能的“学而时习之”
语言与思维:文学是新的情境下的完美合作
第十章 人格透视:行为才是客观的依据
人格的定义:我们不能审判灵魂,让你的行为说话
人格的探究:不要奢望一蹴而就,否则你的判断就无效
人格的弱点:敢于直面自我的人,是真的勇士
改变人格:虽然困难,但有希望
后记
[ 行为心理学下载地址【免费下载】 ]
最后修改:2025 年 11 月 14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