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建築大師暨博物館公眾美學的先驅——漢寶德,亦是文物資深玩家,他不以珍奇貴重為尚,不汲營於市場價值,而要以獨特的漢氏觀點,探尋古玉、青銅器、石碑、陶瓷等。華夏文物的淵源與品賞趣味,生動再現骨董文物橫亙古今、令眾生癡迷的種種情貌與故事。
本書七個篇章, 揭露歷史文物的身世流轉與滄桑,漢寶德文物論述精彩集結,透過獨特的“漢氏觀點”, 一同心醉神馳,千回百轉也不倦的藝術文明之旅!
漢寶德說:“如果說中國是玉的文化,同樣也可說是青銅的文化。玉為中國人所獨鍾,發展出的器物,代表中國人所特有的價值觀,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與思想觀念。同樣的,青銅並非中國獨有的材料。在比中國更古老的文化中,青銅早就被發現,可是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人一樣地喜愛青銅,發展出那麼多采多姿的器物,成為人類史上獨樹一格的,很難超越的藝術品。”
作者簡介
漢寶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市,1958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建築係,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著名建築家、建築教育家、文化評論家,知名建築教育學者,榮獲“第二屆中國傳媒建築獎”傑出成就獎。
主要著作有《建築的精神向度》《亞洲建築散步》《透視建築》《細說建築》《科學與美感》《建築與文化近思錄》《不耐平凡》《博物館管理》《博物館展示規劃》《漢寶德談美》《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鬥拱的起源》《明清建築二論》《中國建築文化講座》《建築筆記》等。
黃健敏
中國台灣中原理工學院建築係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學碩士。
著有《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目錄
[ 金玉藝采下載地址【免費下載】 ]
最後修改:2025 年 11 月 23 日
© 允許規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