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遲:魯國的困境與抗爭》封麵

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春秋時期中等諸侯國——魯國的衰敗史。書名中的“陵遲”就是“逐漸衰敗”的意思。之所以選擇魯國,一是因為它是孔子的母國,二是因為它是歷史記載最豐富的中等諸侯國,三是因為它提供了春秋時期中等諸侯國衰敗過程的典型案例。

本書在梳理魯國政治演變史事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下麵這些問題:魯國君主的權力為什麼會逐漸下移至卿大夫?魯國君臣麵對內外壓力,進行了哪些抗爭?魯國士人孔子是如何獲知天命、起而行道的?戰國時期的集權軍國,是如何從周王朝的分權體製中生長出來的?本書對以上問題給出富有誠意的探索,值得春秋史乃至傳統文化愛好者展卷研讀。

作者簡介

劉勳,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上海科技大學綜合辦文書規劃高級主管,上海國學新知傳統文化學習中心創始理事,曾任上海科技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教學助理教授、教學副教授。2009年回國後長期從事《左傳》研究和普及工作,編著有《〈左傳〉全文通識讀本》,著有《稱霸:春秋國際新秩序的建立》《救世:子產的為政之道》《春秋十日談》等。

目錄

引言:春秋天下格局與中等國政治困境
莊閔時期:兄弟鬩牆三桓形成,爭霸失敗降為仆從
慶父之亂的背景:魯莊公的複仇與隱忍
慶父之亂的過程:親人相殘與魯君廢立
慶父之亂的意義:魯國內政君權下移的轉折點
齊魯柯之盟:魯國外交降為仆從的轉折點
僖公時期:事奉霸主疲於奔命,君權下移引發反擊
即位初期:肅清內亂遺留問題,贏得國際承認
服從齊桓公時期:君臣疲於奔命,淮之會遭遇扣押
齊桓公去世:齊國大亂,魯君臣出兵攪局
後齊桓公時期:大國爭霸,魯君臣渾水摸魚
晉楚城濮之戰:晉文稱霸,魯君臣叛楚服晉
服從晉文公:魯君臣積極參與,臧文仲屢立功勞
附錄1:魯國君權下移機製探究
文公時期:三桓東門此消彼長,君權下移惡性突變
三桓諸卿再度興起,東門襄仲前景堪憂
三桓諸卿主張逆祀,東門襄仲無可奈何
三桓領袖為情癡狂,東門襄仲翻盤成功
叔孫氏領銜三桓,孟穆伯客死異鄉
季文子嶄露頭角,東門襄仲殺嫡立庶
季文子指桑罵槐,東門襄仲遭遇勁敵
附錄2:魯國君權下移機製探究(續)
宣公時期:服從齊國始亂終棄,謀除三桓功敗垂成
東門襄仲與宣公結盟,魯國叛晉服齊
齊國上卿欺淩魯宣公,魯國叛齊未果
東門子家出場唱主角,魯國討伐邾國
東門子家受寵謀政變,魯國決定叛齊
宣公去世季文子發難,子家事敗出奔
附錄3:“初稅畝”改革詳解
成公時期:服從晉國委曲求全,先君遺孀飛蛾撲火
麵對齊楚雙重威脅,緊急實施“作丘甲”
麵對晉國中興形勢,果斷轉向叛齊服晉
晉國為聯吳不擇手段,魯國為生存委曲求全
魯成公朝晉遭扣押,叔孫宣伯聘周受詬病
魯成公出征穆薑發難,政變事敗叔孫宣伯出奔
魯成公去世風平浪靜,臧武仲露麵親善季氏
附錄4:穆薑—叔孫宣伯政變的真相重構
襄公時期:三桓諸卿瓜分公室,傀儡國君隱忍至死
幼主即位三桓掌朝政,生母去世葬儀惹爭議
魯政權吞並鄫國隨即放棄,季武子繼承父業暫居次席
晉悼公支持襄公親政,季武子應變醞釀改革
“作三軍,三分公室”改革:動因、過程和結果
三桓頻繁出行,穩定事奉晉國,擊退齊國挑釁
齊晉講和解除威脅,臧武仲勸諫展現才智
季武子違周禮廢長立幼,臧武仲被誣陷出奔齊國
叔孫穆子勤外事堅持原則,與季武子漸生嫌隙
叔孫隨機應變維護襄公,季孫侵吞公邑激怒襄公
君臣相繼去世,子野蹊蹺死亡,魯昭公裝瘋保命
昭公時期:三桓架空公室成功,國君兩次政變慘敗
季武子故伎重施,叔孫穆子化險為夷
豎牛作亂複仇,叔孫穆子饑渴而死
“廢中軍,四分公室”改革
豎牛殺嫡立庶,叔孫昭子撥亂反正
魯昭公朝見晉平公,尋求外援未獲成功
魯昭公朝見楚靈王,尋求楚國外援反遭戲弄
叔孫昭子言論挑明分歧,魯昭公表情暴露心跡
魯昭公第一次政變:謀劃、實施和結果
魯昭公朝見晉侯遭扣押,季平子不救日食顯異誌
叔輒憂禍亂哭死保族,叔孫遭扣留堅貞不屈
魯昭公第二次政變:時機、過程和結果
魯昭公流亡:屢次錯過和解,最終客死他鄉
附錄5:君權下移、季氏興盛的分析解讀
定公時期:陽虎政變鬧劇一場,孔子改革曇花一現
魯昭公去世餘波不斷,季平子去世亂兆已現
陽虎政變過程:發難劫持季氏,實際控製國政
陽虎成功原因:積累權勢,招攬人才
陽虎招孔子:孔子先被說動後又反悔
陽虎專魯政:服從晉國,組織盟誓,謀求卿官
陽虎落敗:謀殺季孫中途生變,負隅頑抗最終出奔
陽虎轉型:逗留齊國屢興詐謀,加入趙氏屢建功勳
孔子從政:突破階層投身政治,夾穀會盟一戰成名
叔孫家臣據城叛亂,忠臣駟赤奇謀平叛
孔子墮三都:謀劃、實施和結果
孔子周遊踐行天命,邾君求饒在劫難逃
附錄6:孔子“五十知天命”新解
附錄7:三桓家臣擅權/叛亂誘因探究
結語:春秋時期魯國治權下移的層次與進程
專論:君集權大國的誕生
問題:集權軍國如何從先前分權諸侯國反向變革而來?
周朝分權格局演化:周邦衰敗,諸侯崛起
周邦分權格局演化:王室衰弱,卿族強盛
中原諸國“分封私邑”,構建君臣分權諸侯國
周邊楚秦“設縣直轄”,構建第一批君集權大國
“分封私邑”vs“設縣直轄”:策略抉擇分析
分權國卿大夫家族堅持集權,不斷改革與時俱進
晉齊卿族“化家為國”,構建第二批君集權大國
回答:戰國集權軍國由先前集權政權正向變革而來
參考文獻
······

最後修改:2025 年 11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