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福利经济学》以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全书共分为四编,旨在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定义什么是经济福利,二是探讨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每一编都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第一编:福利与经济福利。在这一部分,庇古对“经济福利”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并设定了研究的框架。他明确界定了经济福利的概念及其范围,为后续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这一编,读者能够理解经济福利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增加,还包括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
第二编:国民所得的大小及资源在不同用途中的分配。本编分析了自利原则在自由市场中的运作,评估了这种原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最有利于国民所得的形式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同时,他还考察了国家干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了政府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改进市场的“自然”趋势,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第三编:国民所得与劳动力。这一编将国民所得的大小与劳动力市场的运作结构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劳动与国民所得之间的关系。庇古探讨了劳资关系、工作时间、计件工资制、劳动力配置以及失业等关键问题。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他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对国民所得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和就业状况来促进经济福利的增长。
第四编:国民所得的分配情况。最后一编集中研究国民所得的分配问题,特别是国民所得的变化与分配给穷人的绝对份额之间的关系。庇古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收入再分配来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他探讨了贫富差距、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议题,提出了通过有效的政策手段来减少不平等,确保经济增长惠及所有社会成员的观点。
通过这四编内容,《福利经济学》不仅提供了对经济福利全面而深刻的理论分析,也为理解和应对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关心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人士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阿瑟·塞西尔·庇古( 1877—1959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学生,被视为剑桥学派最正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庇古长期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他的作品涵盖了经济学的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福利经济学方面贡献卓著,因此他也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目录
译者序/1第三版(1928年)序言/5
第四版(1932年)说明/7
第一编福利与国民所得
第一章福利与经济福利 3
第二章欲望与满意感 21
第三章国民所得 29
第四章保持资本不变的意义 39
第五章国民所得大小的变化 45
第六章对国民所得变化的衡量 50
第七章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大小的变化 73
第八章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分配的变化 77
第九章对人口数量产生的影响 86
第十章国民所得与人口素质 92
第十一章应遵循的讨论方法 105
第二编国民所得的大小及资源在不同用途中的分配
第一章导论 109
第二章边际社会与边际私人净产量的定义 112
第三章边际社会净产量的价值与国民所得的大小 117
第四章收益率与边际私人净产量的价值 123
第五章消除资源移动障碍所产生的影响 125
第六章信息了解不全面造成的收益均等化障碍 129
第七章交易单位的不完全可分性对收益均等的阻碍 137
第八章不同行业和地方需求的相对变化
第九章边际社会净产量与边际私人净产量之间的差异 149
第十章关于产业形态的边际私人与社会净产量 177
第十一章递增与递减的供给价格 185
第十二章国家对竞争性价格的管制 198
第十三章国家对供给的管制 210
第十四章垄断的条件 216
第十五章垄断竞争 229
第十六章单纯垄断 232
第十七章歧视性垄断 237
第十八章铁路运费的特殊问题 250
第十九章购买者协会 274
第二十章政府干预 283
第二十一章垄断的公共管制 289
第二十二章行业的公营 326
第三编国民所得与劳动力
第一章劳资和谐 353
第二章劳资纠纷的分类 356
第三章调解与仲裁的自愿协议 361
第四章调解 373
第五章强制性干预 378
第六章分析地看劳资和谐 388
第七章劳动时间 398
第八章行业支付薪酬的方法 408
第九章不同职业和地区的劳动分配 422
第十章职业介绍所 442
第十一章失业与缩短工时 448
第十二章对提高工资进行干预的可行性 459
第十三章雇用劳工的方法 467
第十四章在工资不公平的地区与职业中为提高工资进行的干预 475
第十五章特定行业内的公平工资 494
第十六章作为可变关系的公平 507
第十七章在工资已经公平的地区和职业为提高工资所进行的干预 513
第十八章工资率与生产能力 525
第十九章全国最低计时工资 530
第二十章特定行业的固定工资率和浮动工资率 536
第四编国民所得的分配情况
第一章不协调的一般问题 559
第二章帕累托法则 560
第三章资本和劳动的供给 568
第四章发明与改进 580
第五章工资的管制 588
第六章配给供应 599
第七章对工资的补贴 604
第八章从相对富人到相对穷人的直接转移 609
第九章从相对富人那里转移的预期对国民所得的影响 614
第十章向穷人转移的预期对国民所得的影响 624
第十一章对穷人购买物品的补贴 639
第十二章从富人向穷人转移的事实对国民所得的影响 643
第十三章国家实际收入的最低标准 657
附录
附录Ⅰ承担不确定性是一种生产要素/669
附录Ⅱ需求弹性的测量/680
附录Ⅲ对某些竞争和垄断问题的图解与数学分析/6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