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從管理者角度提供人才管理策略的管理書籍,一本相當全麵的人才管理工具書。作者在書中以過去20年來企業管理者、HR、商學院學員經歷過的人才管理問題為基礎,不從純理論角度切入,而是從困惑與痛點,以及新時代麵臨的挑戰角度進行全盤分析。所有工具均為實戰積累,部分工具在過去實踐及研究的基礎上做了升級強化,可謂極具價值與實操意義的人才管理絕招集合、錦囊妙計。 本書最大的價值是包含了100個人才命題、100個管理故事、100個實用工具。在結構上,分為11個篇章,涵蓋人才管理大係統中的一攬子問題。每一個篇章的每一個命題,均配一個管理故事,根據故事總結出操盤工具,通俗易懂。每一個篇章、每一個命題與故事、工具都可以獨立閱讀,每天隨手翻閱一個小故事、尋找一個小工具,相信也是一段頗為愉快的閱讀之旅。
作者簡介
何欣 人才戰略及組織管理專家、人才管理作家
20餘年從業經歷,連續工作5家世界500強企業,負責多家企業人才戰略管理及組織運營工作,並擔任500強企業的事業合夥人、業務區域副總經理、職能部門總經理。曾到英國劍橋大學、北九州市立大學以及我國台灣地區東海大學訪學,中山大學嶺南學院EMBA,北大、清華、同濟、浙大、上海交大、武大等多所院校/商學院CHO(首席人力資源官)班、總裁班特聘導師,深圳大學管理學院MBA創業導師、中興通訊學院創客導師,深圳市國資管理培訓中心客座教授、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署特聘導師。輔導、培訓近千家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企、創業公司等,以痛點、案例、對話為交流模式,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實戰經驗及問題解決能力。
《培訓》《人力資源》雜誌專欄作家。
已出版圖書:《重新定義培訓:讓培訓體係與人才戰略共舞》《人才戰略:人才戰略規劃、梯隊、盤點及激活之道》《人才戰略:首席人才官的人才經營、業務夥伴與後梯隊時代》。
目錄
01 人才布局篇
老板心智、人力資源定位與企業的階段性策略
命題1 人才敏感度:管理者如何建立業務與人才聯動的思維模式? / 004
命題2 首因效應:企業領導者作為公司第一個人力資源的定位與職責 / 008
命題3 “錨定三部曲”:HR如何思考人才戰略的規劃布局? / 010
命題4 招培借留:人才供給的來源是否隻有招聘? / 014
命題5 快慢結合:同步關注人才管理的短期與長期價值 / 017
命題6 從“資本、資源、效率”看人才管理的數據價值 / 020
命題7 初創企業如何考慮人才戰略? / 023
命題8 快速發展的規模驅動型企業,如何考慮人才戰略? / 026
命題9 快速發展的技術驅動型企業,如何考慮人才戰略? / 030
命題10 不確定階段的企業,如何考慮人才戰略? / 034
02 人才標準篇
人才標準與麵試工具、人才估值與止損策略
命題1 “零號標準”:從專業人才標準到企業領導者的用人取向 / 040
命題2 人才畫像:以“內外出入”,達到“人崗匹配” / 043
命題3 個性與場景:結構麵試的兩個方向、六個維度 / 046
命題4 前端止損:“忠誠度悖論”的三個前端防範手段 / 050
命題5 行為麵試:三種場景下的現實“” / 053
命題6 後端止損:“忠誠度悖論”的三個後端處理手段 / 055
命題7 優中選優:業績、潛力同樣優秀的人才如何選擇? / 058
命題8 戰略、崗位、人才:關鍵崗位與關鍵人才的識別價值鏈 / 061
命題9 學歷與能力:社招看能力,校招看學歷 / 064
命題10 人才估值:如何判斷人才預期價值的大小? / 067
03 人才引進篇
人才渠道建設與吸引力法則
命題1 人才渠道:基於“天羅地網”的四維人才渠道 / 074
命題2 雇主品牌:雇主品牌診斷與建立的六大維度 / 077
命題3 內外結合:人才外引與內建的組合策略 / 080
命題4 引才陷阱:中小企業應規避的八個引才陷阱 / 083
命題5 推導式創業:打造從“無”到“有”的長期吸引力 / 087
命題6 吸引力法則:中小企業吸引人才的十二個獨特策略 / 090
命題7 空降兵法(組織篇):構築“空降兵”軟著陸的五道“防火牆” / 093
命題8 空降兵法(個人篇):“空降兵”處理組織關係的“鐵人三項” / 096
命題9 看護成本:隱藏在人力資源價值鏈中的“魔鬼” / 099
命題10 資源轉化:一門“人過留聲”的藝術 / 103
04 人才培養篇
人才培養鐵三角、零號培訓與極端加速法
命題1 員工能力提升的鐵三角:“721職業發展模型”的最佳實踐 / 108
命題2 戰訓結合:輪崗的三種形式 / 110
命題3 挑戰性任務及任務分配的四種類型 / 113
命題4 讓傳幫帶簡單易行:再一再二不再三 / 116
命題5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怎麼辦? / 119
命題6 標杆交流:“公開”與“私下”的組合策略 / 121
命題7 標準化與非標準化:關於標準化的差異化學習邏輯 / 124
命題8 零號培訓:人才培養從入職前就開始了 / 127
命題9 閱讀學習:管理者意誌的落地 / 130
命題10 “極端加速法”:成長大於培養 / 133
05 人才使用篇
執行力、組織氛圍與人才的評價任用
命題1 執行力診斷:從目標管理角度判斷團隊執行力 / 138
命題2 人才賦能:強化人才能力難道隻能靠培訓? / 140
命題3 團建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平衡藝術 / 143
命題4 專業人才使用:善用專業人才的四個策略 / 146
命題5 人才磨合:惡劣的打壓並不是善意的批評 / 148
命題6 “廣深高速”:提升人才績效期望值的策略 / 150
命題7 “劣性評價”:如何規避對人才的不公正評價? / 153
命題8 德不配位:對看似不勝任的管理人員的判斷與處理 / 156
命題9 才德迷思:“戰時用才,常時用德”的用人策略 / 159
命題10 現在與未來:如何在績優股與潛力股之間作出選擇? / 161
06 管理定位篇
管理意識、管理秩序、個人與組織能力的組合
命題1 決定管理者是否優秀的不是性格本身,而是管理意識 / 166
命題2 管理的秩序:組織管理是製度基礎上的人性化管理 / 170
命題3 失控下的管理:如何在團隊失控的情況下重獲控製權? / 172
命題4 能力的組合:管理者如何看待個人能力和組織能力? / 175
命題5 “反向SMART”:降低管理能耗,提升員工主觀能動性 / 177
07 管理動能篇
打造“藍天之上”的力量
命題1 管理動能的基本邏輯:“藍天之上”的兩個維度 / 184
命題2 管理者承諾:由上到下地打造管理動能 / 187
命題3 交易成本:使管理有效的價值交換係統 / 190
命題4 現場鎖定資源:資源獲取和賦予的雙向原則 / 194
命題5 資源與條件的區別:鼓勵要資源,減少談條件 / 197
命題6 劣勢下的資源獲取原則:用“預期價值”交換資源 / 201
命題7 “三點對接法”:避免“完美主義”悖論 / 203
命題8 領導變化快怎麼辦:打造“三度思考法” / 205
命題9 公眾場景推動力:“三種會”與“三對策” / 208
命題10 聽覺型與視覺型領導的應對:三個要素與三類問題 / 211
08 人效提升篇
人效指標、落地雙引擎與人才密度建設
命題1 “人元增”:建立人效的關鍵指標體係 / 216
命題2 人效雙引擎:打通人效提升的係統邏輯 / 219
命題3 控本增效:圍繞人力成本結構的四維控本思路 / 223
命題4 賦能增效:圍繞組織能力的賦能增效四大方向 / 226
命題5 合理控編:“數學 管理”雙維邏輯的組合 / 229
命題6 人才密度:三個組合拳將控本與賦能有效結合 / 233
命題7 人員優化:提高人才密度,敏捷進化組織 / 235
命題8 結構優化:加法與減法結合的係統性增效策略 / 239
命題9 流程優化:發揮組織創造力與精益思維 / 242
命題10 協同增效:突破職責盲區,建立工作交圈 / 245
09 激勵保留篇
薪酬與發展、公平與情感、關鍵崗位與人才備份
命題1 “來四去三”:人才來去的動因分析 / 252
命題2 薪酬數據渠道:快速建立崗位薪酬標準的方法 / 255
命題3 “錯位戰場”:內外薪酬不公平的四種處理方法 / 259
命題4 “寬細快活”:打造人才培養後的四條發展通道 / 263
命題5 “廣升高速”:銷售人員的四維“跳點”激勵 / 266
命題6 過程與結果:研發人員的雙維度創新激勵 / 269
命題7 情感激勵:種下情感留人的“三棵樹” / 272
命題8 三個支持點:“一把手”對人才的三個關鍵支持點 / 275
命題9 離職麵談:人才價值保留的最後一道防線 / 278
命題10 人才備份:“攻守兼備”型的四維備份策略 / 281
10 戰略軟實力
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核、推動者模型與文化“三支柱”
命題1 文化內核:企業文化內核的三要素與三結合 / 288
命題2 推動者模型:文化建設的三位推動者及工作定位 / 291
命題3 文化建設機製:內部“四化”與外部三個活動 / 294
命題4 員工關懷:通過三個維度打造一線員工的關懷文化 / 297
命題5 回歸HR視角:HR助推文化建設的“三支柱” / 300
11 人才宏觀篇
人口與人才、宏觀布局與落地策略
命題1 人口紅利:多與少的勞動力資源市場 / 306
命題2 人才紅利:高與低的人才資源轉型 / 308
命題3 科技人才:關注關鍵人才,創新不問出身 / 311
命題4 “前浪”人才:直麵“35歲現象”,做好四點選擇 / 314
命題5 “後浪”人才:新生代的青春答卷與四大職場策略 / 316
命題6 鄉村人才蓄水池:返鄉與本土人才的打造 / 318
命題7 金藍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與激勵問題 / 321
命題8 市場化經營:國有企業改革及未來的人才經營 / 324
命題9 因地製宜:為人才創業與高質量就業打造本地策略 / 327
命題10 職業教育:人才成長的“第二賽道” / 329
後 記 / 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