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的八大障礙》封麵

內容簡介

在《影響力的八大障礙》中,神經科學家塔利·莎羅特 (Tali Sharot) 帶我們探索了影響力的本質。我們都有義務影響他人——從課堂到會議室再到社交媒體。但是我們在這個角色上的技能如何,我們能否變得更好?

事實證明,我們的許多直覺——從依靠事實和數據來塑造觀點,到堅持別人是錯的或試圖施加控製——都是無效的,因為它們與人們的思維方式不相容。Sharot 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避免這些陷阱,以及當改變信念和行為的嚐試與支配人腦的核心元素完美匹配時如何成功。Sharot 揭示了情感在影響力中的關鍵作用、數據的弱點和好奇心的力量。這本書依靠神經科學、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對影響力的複雜力量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見解。

作者簡介

塔莉·莎倫特是倫敦大學學院實驗心理學係認知神經科學教授,並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係,擁有特拉維夫大學經濟學和心理學學士學位,以及紐約大學博士學位。她是倫敦大學學院情感大腦實驗室的創始人和主任。她關於決策、情感和影響力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科學》《自然神經科學》《心理科學》等期刊上。她曾在眾多媒體上發表過專題報道,並為《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CNN、BBC 等媒體撰稿。在成為神經科學家之前,沙洛特在金融行業工作了幾年,並曾在以色列空軍服役。

莎倫特教授的研究融合了神經科學、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情感和動機如何影響人們的信念和決策。她的所著圖書The Optimism Bias (2011) 和The Influential Mind (2017) 受到《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福布斯》等媒體的好評。除了學術角色外,莎倫特還擔任跨國公司和政府項目的顧問,並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她的兩次 TED演講總觀看次數超過1500 萬次。

目錄

引言影響力的八大障礙
克服本能,才能成功改變想法和行為
障礙1舊有觀點
不去打破牢固的舊觀點,而是植入一個新觀點
數據從來沒贏過
相信的才是“對”的
穀歌“總是”支持我
聰明反被聰明誤
思想最開放的人,最有影響力
知道錯了又怎樣
改造舊的,還是建立新的
障礙2情感搖擺
不要強迫思想的統一,而要追求情緒的同頻共振
深入人“腦”才能感同身受
情緒是行動的指揮者
神經耦合讓我們心意相通
分享情緒比分享想法更容易
善用互聯網的杏仁核
你我腦中刮起了同一陣神經風暴
障礙3趨樂避苦
不要迷信“損失厭惡”,而要創造“積極期待”
小改變,大影響
即時獎勵比未來懲罰更有效
趨近-回避的內在行為模式
好事比壞事,更容易讓人行動
快速前進按鈕,讓你想要的行為發生
善用僵住反應,讓你不想要的行為停止
自控力並非成功的全部
信任決定人的選擇
當下的快樂勝過未來的痛苦
障礙4懼怕失控
不要強迫行為改變,而要給予掌控感和選擇權
消除恐懼,不能靠事實
焦慮源自失去掌控感
給出掌控感,收獲影響力
選擇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過分滿足掌控欲的代價
多一點掌控感,多一點健康和幸福
相信“一切盡在掌控”
障礙5信息焦慮
不要製造焦慮恐慌,而要讓你的信息帶來希望
填補信息空白的原始衝動
信息和水一樣重要
人們更想尋找的是好消息
將頭埋進沙子,也是一種選擇
信息價值的心理計算器
勇敢地打開信息之門
擇優挑選反饋的智慧
障礙6壓力狀態
不要無視對方的情緒狀態,而要匹配狀態施加影響
當壓力撲麵而來……
打安全牌不一定是最優解
身處逆境更需要克服恐懼
馴服你的杏仁核
人越快樂,越願意去冒險
障礙7無意識模仿
不隻關注無意識的模仿,而要堅持“與眾不同”的追求
社會學習從出生那天開始
“不同凡想”的悖論
別人想要的東西可能是更有價值
對別人的選擇保持警覺
受他人影響時的大腦活動
看看誰會先跳下去
我們總是思考別人在思考什麼
障礙8群體偏見
不要迷信群體智慧,而是警醒地評估各方意見
越多人集思廣益,結果不一定越好
會行走、會說話的真人體溫計
互動世界中的獨立性
每個人頭腦中也存在智慧群體
偏見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當心“平等偏見”
出人意料的群體投票
結語影響力的無限未來
神經科學的新視角結語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

最後修改:2025 年 07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