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政府: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封面

内容简介

【一部颠覆主流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力作,重新定义货币与政府的现代角色】

英国华威大学荣休教授、《凯恩斯传》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以三百年经济思想史为脉络,剖析主流宏观经济学如何将货币视为"市场面纱"、将政府贬为"问题之源",最终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系统性溃败。本书直指新古典经济学的致命盲区——无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权力的结构性失衡,戳破"市场万能"的神话,揭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金融资本不受控的扩张、不平等加剧与政府职能的全面退场。

通过回溯金本位制崩塌、大萧条、滞胀危机等关键历史节点,作者重现了凯恩斯主义的革命性洞见:货币经济天然蕴含不确定性,唯有政府主动管理总需求,才能抵御非理性繁荣与长期萧条。书中以2008年危机为镜,犀利批判"央行独立论""财政紧缩教条"的荒诞后果,直指金融利益集团如何绑架民主政治,将经济政策异化为服务资本的工具。

全书分为四部曲:从货币思想史与政府职能之争,到凯恩斯主义的兴衰沉浮;从后危机时代宏观政策失灵,到重构政治经济学新范式。作者呼吁正视货币的公共属性与政府的核心职能——它们是人类对抗不确定性的双重

作者简介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Robert Skidelsky),英国华威大学政治经济学荣休教授。他撰写的三卷本《凯恩斯传》曾获多项殊荣,包括莱昂内尔·盖尔伯奖(Lionel Gelber Prize)等。他于1991年被册封为终身贵族,1994年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目录

导论
悬而未决的问题
罪魁祸首
本书的框架
第一部分经济思想史
第1章货币的奥秘:简短的历史
古典二分法
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价值
债权人和债务人
货币数量论的起源
货币需求
货币:彻头彻尾的骗子
小结
第2章金本位之争
金本位的前奏:17世纪90年代英国有关货币重铸的争论
19世纪的货币争论:综述
金块论与真实票据学说
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
金银双本位制
金本位究竟是如何运转的?
第3章货币数量论:从历史到科学
货币数量论:两个分支
费雪的圣诞老人
维克塞尔的信用货币版货币数量论
维克塞尔是一位货币数量论者吗?
小结
第4章国家促进发展和抑制发展的理论
引言
重商主义者关于国家促进发展的理论
政治经济学家关于国家抑制发展的理论
维多利亚时期的财政立宪
坚忍不拔的重商主义
小结
第二部分凯恩斯的兴起、辉煌与衰落
第5章凯恩斯干预
货币的麻烦
麦克米伦委员会
通论
政策含义
小结
第6章凯恩斯主义的统治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充分就业的凯恩斯主义:1945—1960年
增长的凯恩斯主义:1960—1970年
繁荣势头强劲的原因
滞胀的凯恩斯主义:1970—1976年
英国:凯恩斯主义道路的终点
第7章货币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凯恩斯和古典学派
新古典综合
反正统理论的兴起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实验:1976—1985年
货币主义的财政遗产
从弗里德曼到新共识:1985—2008年
小结
第三部分危机时期和危机之后的宏观经济学:2007年及以后
第8章财政政策的失灵
国家的财政危机
英国的辩论
基于比较的视角对紧缩政策的评估
小结
第9章新货币主义
危机之前的货币正统理论
为何采取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计划:2008—2016年
量化宽松应该如何运作?
评价
第10章宏观经济视角下的分配问题
主流理论对不平等问题的漠视
分配的微观经济学
分配与宏观经济
现代消费不足论的故事
小结
第11章银行出了什么问题?
危机之前的正统理论
理论
理解银行业:一些基本术语
金融创新
小结
第12章全球失衡
导言
危机之前状况概览
一些基本理论
经常账户失衡是经济崩溃的原因吗?
储蓄过剩与资金过剩
银行业失衡
小结
第四部分一部新的宏观经济学
第13章重建政治经济学
引言
政府应该做什么?原因何在?
新宏观经济学宪则
通胀问题
确保银行业的安全
不平等问题
超全球化及其不满
改造经济学
······

最后修改:2025 年 07 月 0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