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二战”史的经典著作。自问世以来,本书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长销半个世纪。本译本修正了其他译本的众多错误,增加了大量详实的注释,辅助读者阅读。
英国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是英国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与克劳塞维茨同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上的现代战略大师”。在其军事生涯基础上,广泛收集各类文献资料,深入采访战争亲历者,耗费多年心血写成。
这部著作以时间为主线,纵向梳理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展、潮流起伏,横向讲述了欧洲、北非、苏德、太平洋等各大战场的重要战事,用严谨的笔墨描绘了“二战”历史全景。同时,利德尔·哈特站在军事理论家的高度,对参战国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行动做了透彻讲解与精彩点评。
作者简介
利德尔·哈特(Liddell Hart,1895—1970)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曾在剑桥大学学习,“一战”爆发后自愿加入英国陆军,任步兵团军官。“一战”结束后,先是负责新兵训练工作,后服务于《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从事军事记者工作。在军事理论上,利德尔·哈特力主建设快速机动的装甲兵部队,并提出“间接路线战略”。主要著作有《间接路线战略》《山的那一边》《隆美尔文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肖石忠
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世界军事研究部、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军事法制研究院等单位工作。历任研究员、《外国军事学术》杂志总编辑、《世界军事年鉴》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外国军事项目主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等职。代表作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人物传》《看得见的二战史》《美国军界透视》(六卷本)、《最新美军上将名录》等。
目录
前言第一编 序幕
第1章 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第2章 双方的力量对比
第二编 战争爆发,1939-1940年
第3章 占领波兰
第4章 “假战争”
第5章 芬兰战争
第三编 涌动,1940年
第6章 占领挪威
第7章 占领西欧
第8章 不列颠战役
第9章 始自埃及的反击
第10章 征服意属东非
第四编 泛滥,1941年
第11章 巴尔干半岛和克里特岛的沦陷
第12章 希特勒转向苏联
第13章 入侵苏联
第14章 隆美尔进入非洲
第15章 “十字军行动”
第16章 潮起远东
第17章 日本的征服浪潮
第五编 潮转,1942年
第18章 苏德战场局势的转变
第19章 隆美尔的高潮
第20章 非洲局势的转折
第21章 “火炬”,来自大西洋的新浪潮
第22章 争夺突尼斯
第23章 太平洋的潮流转变
第24章 大西洋战役
第六编 退潮,1943年
第25章 肃清非洲
第26章 重返欧洲——经由西西里岛
第27章 进攻意大利——投降与受阻
第28章 德国在苏德战场的退潮
第29章 日本在太平洋的退潮
第七编 潮落,1944年
第30章 攻占罗马和在意大利的第二次受阻
第31章 法国的解放
第32章 苏联的解放
第33章 轰炸的高潮:对德国的战略空中攻势
第34章 解放西南太平洋和缅甸
第35章 希特勒的阿登反击
第八编 结局,1945年
第36章 从维斯瓦河到奥得河的横扫
第37章 希特勒对意大利控制的崩溃
第38章 德国的崩溃
第39章 日本的崩溃
第九编 尾声
第40章 尾声
本书参考引用的图书文献目录
巴兹尔·利德尔·哈特上尉著作的推荐阅读书目
······
最后修改:2025 年 11 月 11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