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荒原上:米沃什自选集》封面

内容简介

波兰的维尔诺,一座将巴洛克建筑移植到北方森林的奇异之城,曾是多元文化、语言与信仰交汇的十字路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光。之后数十年间,这座城市历经战火与巨变,昨日世界的一切似乎都被历史的残忍行径所否定了。

在这部跨越三十年的自选集中,米沃什从维尔诺的“街道词典”开始,勾勒出一部非正式的自传。作者游走于文学、神学和哲学的边界,记录他对属于东中欧、俄罗斯,乃至西方世界共同遗产的诸多作家的解读;分享关于诗歌、时间、现实、罪恶、幸福等命题的思考;并以动人的笔触追忆故人往事——生于同一时代的人们建立起牢固的纽带,就像大海漩涡中浮现的岛屿,是20世纪宏大命运的一份证词。

可以将本书作为一部漫游指南,通向与我们的历史经验更为接近的“另一个欧洲”所塑造的文学意识:它对于历史特性有着敏锐的感知,警惕任何禁锢心灵的力量,并试图毫不妥协地说出复杂的真相,为文明走出徒劳的循环往复寻找一剂解药。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波兰诗人、作家、翻译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1978年获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作宏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冬日钟声》《在河岸边》《三个冬天》《白昼之光》《日出日落之处》《无法抵达的土地》,自传体小说《伊萨谷》,回忆录《故土》《米沃什词典》,日记《猎人的一年》,政论《被禁锢的头脑》,文集《站在人这边》《在时间荒原上》,诗论《诗的见证》等。

.

译者简介:

晓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英文系硕士,自由译者。译有《作家们》《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传》等。

目录

前言001
第一部分从我的街道开始007
维尔诺街道词典009
与托马斯·温茨洛瓦谈维尔诺040
献给N.N.的挽歌098
《在记忆这一边》序言106
寻觅中心:论中欧诗歌117
民族主义136
第二部分知识乐园147
狂热的代价149
沙漏中的沙156
现实169
七宗罪183
人间乐土215
与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一次对谈224
第三部分文学与作家243
东西方之间的诗人245
斯威登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256
德怀特·麦克唐纳280
杰弗斯:一次揭秘的尝试295
论亚历山大·瓦特的诗317
贡布罗维奇是谁?338
论创作者364
第四部分两幅肖像385
齐格蒙特·赫兹387
约瑟夫·萨奇科神父405
第五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致辞415
人名、地名译名对照432
······

最后修改:2025 年 10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