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京通勤铁路网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技术基础设施之一,塞得满满的车厢和那些遵守纪律的通勤乘客也是其中为人称道的“特色”。本书作者细致入微地透视了东京通勤铁路网,向我们展示了,融入一种一直在超负荷边缘运转的系统将如何对一个共同体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严重不良影响,但与此同时,融入这种系统也创造了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本书是对东京通勤经验、历史和文化的一次富于创新性的民族志研究。与此同时,它也试图通过我们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我们可能的生态学未来进行思考。未来,随着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多的基础设施甚至地球本身都要超负荷运转(就像东京地铁一样),我们需要思考这种运转,思考我们与这些科技设备、基础设施和机器如何共存的问题。
作者简介
迈克尔·菲什(Michael Fisch)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菲什的研究横跨了社会文化人类学、科学以及技术研究等多个学科。他关注在自然不断变化的概念、文化以及影响了沉浸式科技媒介体验的科技创新,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目录
前言概述:一个与机器紧密关联的理论
第一章乘隙出行
俱收并蓄的交通网络
在高运力/高密度系统网络中创造“余裕”
检票口
小结
第二章“隙”以为常
挨肩叠背的列车
恭默守静
调节沉默
手机:改造沉默
电车礼仪
电车礼仪宣传画
车厢中的情色经济
车厢中的性变态者
末班车中的间隙弥合
道尽途穷
小结
第三章无载荷运营
ATOS:无所不在的东京魅影
载荷问题
无载荷运营
极端基础设施与产能危机
技术性与经济
使不规律成为规律
极端资本主义的新产能
劳动之外
浩乎无际的协同效应
“SUICA卡与我相伴同行”
后有机时代
第四章游戏于“隙”
《99人末班车》
终端集合体
《电车男》
御宅族的媒介
邂逅网络
沉浸和展示
团队作战游戏精神
置若罔闻:《电车男》的另一面
操纵游戏
《爱与劳动的每一天》
列车与“区域”
小结:闭合间隙
第五章44分钟
重复与恢复
“总是上班族”
上班族的自述
固化的描述
清理轨道上的遗体
“喋血列车”
自杀事件的再传播
因果
连接
第六章90秒钟
间隙
信任
JR西日本的城市网络
人为错误
无情系统
意料之外
信任的模棱两可
断裂
纪念仪式:借助间隙思考
道歉之余
原谅
4·25网络调查小组
人类技术制度
信任机器
小结
结语关于间隙的反思
注 释
致 谢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通勤梦魇下载地址【免费下载】 ]
最后修改:2025 年 09 月 13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