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战场:美国中情局涉华国际传播的信息遮蔽(1949—1972)》封面

内容简介

在国际传播舆论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基于先发优势所形成的“西方版中国故事”,是我国开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版中国故事”面临的主要竞争所在。

《纸上战场》的突出贡献是通过对美国中情局解密情报这一极为重要史料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美国决策层缘何形成对华的片面认知,进而理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华思维惯性与政治冲动。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美国中情局解密的涉华宣传情报(1949一1972),建构起中情局涉华知识生产的知识议题框架。作者以情报的基本属性“知识”作为国际传播、情报学以及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接合点,探寻中情局作为“把关人”对新中国宣传信息的过滤即“隐蔽的国际传播”的逻辑与结果,从权力的基本来源角度理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定义权”,进而为“中国版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场域与“西方版中国故事”争衡提供参照。

作者简介

陈强 传播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美国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政治传播、网络传播。先后在《现代传播》《中国出版》《现代出版》《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纸发表多篇文章。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主持2024一2026年度中国侨联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

目录

绪论
一、从汉学家到中情局:美国涉华传播的“草蛇灰线”
二、国际传播的“灰色地带”
三、中情局以知识生产之名行认知操纵之实的两个支点
四、中情局涉华知识生产研究的学术定位与现实锚点
五、让史料复现中情局之“机心权变”
第一章生产情报与解密情报:中情局涉华知识的两轮传播
一、宣传分析与他者认知:中情局的情报生产
二、知识的二次生产:中情局的情报解密
三、信息过滤与知识生产:“隐蔽的国际传播”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误解”新中国的“宣传”:作为“基础认知”知识的《信息报告》等(1949—1954)
一、情报生产阶段的信息过滤与知识生产
二、情报解密阶段的信息过滤与知识生产
三、案例:《对中共广播特征的分析》
第三章“拆解”新中国大众传媒:作为“中苏关系”知识的《硬目标分析》(1956—1972)
一、《硬目标分析》的生产与新中国大众传媒的“隐蔽的国际传播”
二、《硬目标分析》的“隐蔽的国际传播”与知识网络的建构
三、案例:《日共与北京关系的分裂》
第四章“曲解”新中国国际传播
作为“中国与南方国家关系”知识的《中共在亚非拉》(1958—1972)
一、“中南关系”情报的生产与新中国国际传播
二、“中南关系”情报的“隐蔽的国际传播”与对中国的叙事优势
三、案例:《共产党在欠发达国家的文化和宣传活动》
总结与延伸
一、涉华知识生产两阶段的传播学回顾
二、涉华知识生产的议题框架与国际传播逻辑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中情局涉华宣传解密情报索引
附录2一篇完整的《外国文件和广播信息》
附录3同一篇情报,不同“消毒”结果
附录4解密情报《日共与北京关系的分裂》封面
附录5解密情报《共产党在欠发达国家的文化和宣传活动》封面
······

最后修改:2025 年 10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