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56年,二十四岁的卡普希钦斯基成为社会主义波兰的一名新闻记者。一年之后,他被“意外地”派往印度,这是他数十年驻外生涯的第一站,在这里他将发现自己一生的志业——前往罕有人至的遥远角落,从那里理解和讲述世界的多样性,并在参差多态的现象中寻找普世真理。
在长达四十余年硝烟弥漫、跌宕起伏的全球之旅中,卡普希钦斯基永恒的旅伴是一本希罗多德的《历史》。两千五百年前,这位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作家游历了当时已知的世界,描述其部落和国家的多样性,记录了它们的战争与和平。
卡普希钦斯基视希罗多德为伟大的先驱和导师,认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记者和全球主义者。从中国到伊朗,从尼日利亚到刚果,从安哥拉到亚美尼亚,希罗多德教会这位年轻的记者在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故事,并理解他所处的日益全球化的现代世界。
在本书中,卡普希钦斯基重温了自己冲破铁幕、走向世界的经历,讲述了他对异域与他者的觉醒之路。本书是两个无畏的旅行者交错时空、穿越世界的回忆,也是一部连贯东西方的非凡编年史:作者亲历与记录的那些塑造了近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全球暗流,至今仍在涌动。
作者简介
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Ryszard Kapuściński,1932—2007),波兰著名新闻记者、作家、摄影师、诗人,波兰新闻和文学界一位里程碑式的传奇人物,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深具影响力的作家和伟大的记者之一。在四十余年的驻外记者生涯中,足迹遍及一百余个国家,尤其深入亚非拉人迹罕至的地域,亲临火线,从大事件的现场发回一手报道。曾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十余次被拘禁关押,四次被判死刑。创作了二十余部非虚构作品和诗集,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获得五十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六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马尔克斯赞誉他是“真正的大师”;萨尔曼·鲁西迪称赞他的作品是“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的惊人融合”;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蕞杰出的见证者”;约翰·勒卡雷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的超凡魔术师”。
.
译者简介:
马睿,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先后做过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辑、《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梨视频文娱总监,曾在《文汇报·文汇学人》《新知》《鲤》发表过多篇编译作品和文章。
目录
1 跨越边境12 滞留印度15
3 火车站和宫殿29
4 罗比诵念《奥义书》43
5 百花齐放57
6 中式思维71
7 世界旅途上的记忆81
8 克洛伊索斯的幸与不幸91
9 战斗结束了101
10 诸神的起源111
11 宣礼塔上的风景121
12 阿姆斯特朗的音乐会133
13 佐庇鲁斯的脸143
14 野兔153
15 在死去的国王和被遗忘的众神之间165
16 向希斯提埃乌斯的头颅致敬177
17 在兰克医生那里189
18 希腊人的技艺201
19 在他被狗和鸟撕碎之前213
20 薛西斯227
21 雅典人的誓言239
22 时间消逝251
23 沙漠与大海261
24 铁锚271
25 黑而美283
26 激情与审慎的几个场景293
27 希罗多德的发现303
28 我们身处黑暗,被光包围313
人名、地名、专有名词译名对照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