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求原》封面

内容简介

在古代,历法是指导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工具,历法有错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被称为“天之缺失”。女娲补天的实质可能是对上古时代的历法进行修订,“五色石”可能是指用以“补天”的一种新历法。

◆ 逐日的夸父其实是一棵树?

原始先民发现,随着太阳在空中位置的变化,树的投影也会发生变化,于是树被想象成一个奔跑的巨人夸父,而树的投影与太阳的这种关系,被想象成“逐日”。正是通过观测树影的变化,先民测定了季节,制订了历法。

◆ 九尾狐其实是星宿的符号?

九尾狐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古人创造这个形象,最先是用来象征天上的星宿:

由四颗星组成的箕宿和由九颗星组成的尾宿。它们正好与“四足九尾”的九尾狐

相符合。事实上,《山海经》古图很有可能就是古人观测星象所绘制的星象图!

…………

本书探究了30多个中国神话故事,通过严谨的考据和缜密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神话背后的现实原型,并指出中国神话其实是古人的科学探索,蕴含着丰富的古人智慧。

作者简介

尹荣方,上海海关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民俗、历史、先秦文化研究,对中国古代神话、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天文历法、《山海经》等用力尤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有关中国神话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作者曾和国内神话学大家袁珂有过书信往来,获得过袁珂的高度评价。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陈勤建就曾经邀请尹老师给自己的学生讲《神话求原》的研究成果。2024年,作者受央视9套纪录片《山海经奇》节目组的邀请,讲解九尾狐、大禹治水等神话的原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已出版《神话求原》(本书初版书名)、《龙树的秘密——三星堆的发现》、《社与中国上古神话》、《洪水神话的文化阐释》、《<山海经>与中国上古天象学》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序(王小盾)
再版自序
01《山海经》与创世神话
02夸父逐日的意蕴
03精卫填海与大雁衔枝
04女娲为阴神考
05《尚书·胤征》舞容与后羿神话的蕴意
06月中兔探源
07月中桂的由来
08刑天神话与上古农业祭礼
09九尾狐与禹娶“涂山女”传说蕴意考
10方相氏(黄帝)驱疫傩禳礼俗溯源
11颛顼与共工争帝的寓意
12姜嫄履帝迹生稷故事新说
13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意蕴
14西王母与原始织机
15杜宇、鳖灵神话分析
16鲧、禹治水的神话与现实
17舜与二妃传说及“南方朱鸟”
18王亥故事与星辰传说
19少皞与鸟历
20鲤鱼跳龙门索解
21比目鱼、比翼鸟、比肩兽、两头蛇与上古形象符号
22麒麟的原型
23凤凰与“风神”“音乐之鸟”
24火凤凰与三足乌的起源
25慈乌及其文化蕴含
26龙为树神说
27龙与历法
28河图、洛书的本质
29灵芝传说与《高唐赋》《神女赋》的写作
附录
1.返马之礼与《诗经·卷耳》
2.因果规律与中国动物先兆观念
3.胡麻与古代服食求仙风习
4.腊八粥及其起源
5.露水·甘露与醴泉
后记
再版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