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明楷教授風格鮮明、獨步學林的代表作。無論是理論體係的構建,抑或分析問題的邏輯,都帶有強烈的法益保護思想和濃厚的大陸刑法理論的氣息。
作者抉微發隱、深考精思,一以貫之地以刑法解釋學為本體,發掘成文法的真實含義和內在理念。第六版仍然堅持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則的前提下對構成要件進行實質的解釋,在違法性方麵采取結果無價值論的立場,在責任領域采取以心理責任論為前提的規範責任論,在刑罰論領域采取以責任刑限製預防刑的並合刑論。
第六版再次擴容近六十萬字,不僅增加了《刑法修正案(十)》《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關內容以及2016年7月以後公布的立法解釋、司法解釋,還在以下方麵有不同程度的增刪與修改:第一,在刑法基礎論方麵,對刑法的修改、刑法的基本原則與溯及力等問題增加了相關內容;第二,在犯罪論方麵,對違法性、有責性、未遂犯(不能犯)、共犯與罪數等重大問題,既有內容的增加,也有大幅度的修改;第三,在法律後果論方麵,對死刑的適用、客觀處罰條件、刑罰的執行、非刑罰的法律後果等問題展開了詳細論述,並有諸多修改;第四,在罪刑各論方麵,對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汙賄賂罪等罪名,有較多的增刪與修改。此外,新版對近幾年來司法實踐中出現的諸多新問題也展開了討論。
本書通過豐富的資料實證和敏銳的論斷分析,同時為法科學生和實務人士解惑辯難。因而本書不僅適於刑法學課堂教學及自學之用,也適於司法考試及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係統複習和研究之用,還是實務人士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明楷,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係。曾是日本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客員研究教授、德國波恩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和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檢察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6年第5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聯合出版)、《刑法格言的展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法律出版社2020年第3版)、《刑法學(教學參考書)》(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21年增訂版)、《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場》(中國法製出版社2002年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修訂版)、《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4年新版)、《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2016年第4版、2021年第5版)、《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構成體係與構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與實務》(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1版、2017年第2版)、《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的私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責任刑與預防刑》(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犯罪論的基本問題》(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刑法的私塾(之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侵犯人身罪與侵犯財產罪》(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詐騙犯罪論》(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譯《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四百餘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