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18世纪至20世纪俄国社会各阶层变化的研究著作。聚焦贵族、工人、市民、农民、僧侣等阶层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从各阶层的形成过程、社会地位、经济及生活状况等角度出发,分析各阶层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书中展示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具体案例,为研究俄国工业化时期各阶层的生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作者还剖析了社会等级观念在俄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作用、影响。通过本书可更加深刻地理解以贵族为代表的俄国社会各阶层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邓沛勇,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史和中亚史。著有《俄国政治史》《俄国经济史》等。
王目坤,历史学博士,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书刊审查史、出版业政策史。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等课程。
孙慧颖,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研究方向为中亚史,出版专著1部。
目录
第一章贵族第一节俄国贵族的起源与构成
一、俄国贵族的起源
二、俄国贵族的组成
三、俄国贵族的数量和民族成份
第二节俄国贵族的权利
一、贵族权利的总体概述
二、贵族的土地和农奴特权
三、贵族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主力
第三节俄国贵族的经济活动
一、农业活动
二、工业活动
第四节俄国贵族的思想和文化概述
一、贵族思想和社会思潮
二、贵族的受教育水平
三、贵族团体
第二章工人
第一节俄国工人的构成、数量和运动
一、非自由工人
二、自由雇佣工人
三、俄国各地区的工人数量
四、马列主义产生与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的形成
五、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工人运动
第二节工人的生活状况
一、工人的工时
二、工人的工资
三、工人的饮食
四、工人的居住条件
第三节工厂立法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的工厂立法
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工厂立法
三、工会
第三章市民
第一节市民等级的形成和数量概述
一、市民的形成
二、市民数量的变化
第二节商人
一、商人等级的构成
二、商人等级的起源与发展
三、18世纪的俄国商人
四、19世纪的俄国商人
第三节其他市民
一、荣誉市民
二、小市民
三、手工业者
第四章农民
第一节农民等级的形成
一、农民等级的演化
二、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农民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三、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第三节俄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民等级的数量和作用
一、俄国农民等级数量概述
二、农民进城务工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三、农民的税赋为俄国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之一
四、农村市场为全俄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节农民外出务工与工人阶级形成
一、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
二、农民外出务工的规模——以莫斯科农民为例
第五章其他社会等级概述
第一节哥萨克
一、哥萨克的起源和分类
二、19世纪政府改革哥萨克历程
三、哥萨克在俄国历史中的作用
第二节僧侣
一、基辅罗斯早期的多神教和基督教地位的确立
二、东正教僧侣
三、非东正教僧侣
第三节异族人
一、俄国边疆地区居民数量变动
二、东方异族人
三、犹太人
参考文献
后记
······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06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