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史探》封面

内容简介

北魏上承十六国,下启隋唐。建立北魏的拓跋人,在代北曾有一段百余年的成长发育历程,史籍记载晦暗不明。田余庆先生就此历史上的“模糊区域”,通过对史料的透彻分析和反复比勘,纤细考证与宏观考察相结合,重点从北魏后宫“子贵母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道武帝拓跋珪离散贺兰、独孤等重要部落,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以及从《代歌》、《代记》到《魏书·序纪》的北魏国史形成路径等方面,发掘出拓跋“开国前史”的重要线索,揭示了野蛮孕育文明的北魏国家诞生之路,开拓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具有典范意义。

作者简介

田余庆(1924.2.11-2014.12.25 ),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于秦汉史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代表作有《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拓跋史探》。

目录

前 言………………………………………………………………1
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1
一 《魏书》“子贵母死”所据的汉典和旧法………………2
二 拓跋部早期君位传承中后妃的作用……………………9
三 君位传承中后妃的部族背景……………………………20
四 离散部落与子贵母死……………………………………28
五 子贵母死制度的几个问题………………………………43
六 小 结……………………………………………………57
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61
一 贺兰与拓跋………………………………………………62
二 贺赖头徙平舒与贺讷总摄东部…………………………65
三 道武帝离散贺兰诸部落…………………………………69
四 贺兰部落离散以后的余波………………………………71
独孤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二………78
一 前秦灭代以后的独孤部…………………………………78
二 刘显引窟咄争位和道武帝离散独孤诸部落……………80
三 《魏书》所见的刘奴真与刘罗辰………………………85
四 部落离散以后的独孤部民………………………………91
关于子贵母死制度研究的构思问题………………………………95
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
——《魏书·序纪》有关史实解析………………………114
一 缘 起…………………………………………………114
二 拓跋东、中、西三部简况……………………………119
三 释《序纪》所见惠帝、炀帝东奔诸事…………………129
四 惟氏、维氏与祁氏……………………………………138
五 代谷的地理背景与西晋护乌桓校尉的广义职能……146
六 东木根山地名的来历和拓跋立都问题………………155
七 两种类别的代北乌桓…………………………………165
八 拓跋内乱与乌桓动向…………………………………175
九 前燕云中之戍——代北周边关系之一………………189
十 朔方局势与前秦灭燕、灭代——代北周边关系之二…194
十一 前秦灭代后对代北乌桓的处置……………………203
十二 拓跋与代北乌桓的共生关系………………………214
《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
——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234
一 《真人代歌》释名……………………………………234
二 《代歌》、《代记》及其与《魏书·序纪》
关系的推测……………………………………………244
三 国史狱事造成的史风问题……………………………256
文献所见代北东部若干拓跋史迹的探讨………………………268
一 方山西麓的祁皇墓……………………………………268
二 草原部落大会与平城西部的郊天坛…………………276
三 新平城近处的拓跋史迹………………………………281
四 关于祁后事迹的两个疑点……………………………286
关于拓跋猗卢残碑及拓本题记二则
——兼释残碑出土地点之疑………………………………291
附录一 关于拓跋地境等讨论二题(摘录)…………曹永年 305
附录二 《魏书》所见的若干乌桓姓氏(摘录)………滕昭宗 313
修订本后记………………………………………………………319
······

最后修改:2025 年 10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