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修辞》封面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经济学的修辞分析。现代经济学因追随量化、实证的研究方式而自视为一门科学。但在本书中,作者迪尔德丽用辛辣毒舌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学是文学性的;经济学家并非专家,而是使用修辞技艺的说服者。她剖析了保罗·萨缪尔森、加里·贝克尔、罗伯特·索洛、罗纳德·科斯等经济学家的文章,指出他们在论证时大量使用“隐喻”“类比”“诉诸权威”等修辞的事实。她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论证了科学与艺术的兼容性,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学如何既是科学的,亦是文学的。

迪尔德丽希望经济学能够反思其对科学研究的定义。她认为好的科学也需要好的语言。她担忧经济科学的主流已变成统计检验的沙盒游戏。她呼吁经济学家对修辞予以重视,从而将经济学重新带回到以人类为主体的对话中。

作者简介

[美]迪尔德丽·N. 麦克洛斯基(Deirdre N. McCloskey),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经济学、历史学、英语、传播学荣誉教授,曾在芝加哥学派最辉煌的年代执教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除经济学领域,迪尔德丽也涉足女性主义、伦理学、哲学等,她称自己为一名“文学的、量化的、后现代的女性”。著有《经济学的叙事》《芝加哥大学写作课》《跨性别者回忆录》等。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序i
第一版致谢vii
绪论1
第一章经济学的修辞分析,为什么要做,如何做?7
不是哲学阅读,而是修辞阅读7
“修辞”的旧世界是个好世界9
科学家必须建立她的“角色”14
视角是个科学选择17
“纯粹的”风格并不纯粹19
风格往往诉诸权威20
经济学家是诗人22
也是小说家24
别怕解构和其他恐怖之事28
写作是表演31
第二章经济科学的文学特点35
科学使用文学的方法35
需求定律的大多数论据是文学的40
语言学的学科模式适用于经济科学48
文学思维或可改善应用经济学53
第三章经济学的修辞手法61
即使是数理经济学家也使用且必须使用文学手法:保罗·萨缪尔森的案例61
我们对大多数的修辞手法都只有模糊的认识65
模型是非修饰性的隐喻:以加里·贝克尔为例68
经济学中的数学和非数学说理都依赖隐喻77
统领着经济学的主要修辞手法:罗伯特·索洛的例子83
第四章科学主义修辞:约翰·穆特是怎么说服人的89
穆特的文章写得不好,但很重要89
穆特的主要观点可以用人们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92
穆特在论文中经常使用科学方法98
穆特诉诸的其实是学术圈102
外显论证在修辞上是复杂的106
穆特的修辞与其他领域的别无二致111
第五章历史经济学的受众问题:作为修辞学者的福格尔123
文本曾经很重要123
这本书的修辞色彩最浓128
这本书大量使用了普通话题131
这本书也使用经济学的特别话题137
文本创造其受众140
第六章科斯《企业的性质》的律师口吻修辞145
科斯通过诉诸公理和证明解决了他的角色问题145
但科斯是辩护律师,不是证人148
律师式的修辞诉诸事实152
不过,科斯毫无疑问是个经济学家155
《企业的性质》讲的是经济的修辞157
科斯经济学是反现代主义的,是“哥特式的”;其修辞则是后现代的162
第七章未经审视的经济学量化修辞167
例如,修辞标准是衡量市场一体化的必要条件167
同样,修辞标准是语言学中衡量语言相似性的必要条件174
也就是说,科学家的言语行为是对话,不论好坏178
例如,有关购买力平价的对话在修辞上是含糊不清的182
第八章显著性检验的修辞187
统计显著性已经毁了经济学中的实证工作187
计量经济学混淆了统计意义和科学意义192
统计学的难题源于其修辞史198
使用统计显著性时,许多问题会随之而来207
确实出了很多问题214
第九章经济学现代主义的贫困231
经济学的数学化曾是个好主意231
但数学里混进了一种哲学233
经济学的正式方法论是“现代主义的”234
现代主义是一种欠佳的方法:首先,它在哲学中过时了244
而证伪并不能让人信服246
有利可图的预测在经济学中是不可能的249
现代主义是不可能的,也不该追随251
第十章从方法论到修辞257
任何受规则约束的方法论都应该反对257
方法论是中层管理者263
好的科学就是好的对话267
修辞是一种更好的理解科学的方式269
其他科学也有修辞271
第十一章反反修辞277
替代现代主义的并不是非理性主义277
方法论的政治论证不足以服人282
但愿我们做合理的陈述,而不论“科学”与否289
对修辞的哲学反驳并没有说服力296
反现代主义可倒好302
修辞对你有好处303
第十二章自有修辞以来:一种科学的经济学之前景309
参考文献319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355
中英文书名、文章名、期刊名对照表363
······

最后修改:2025 年 07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