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本書展現了曾國藩最後二十年的夾縫人生和晚清大變局的轉折關頭。短短二十年裏,曾國藩由丁憂侍郎先後擢升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大學士。與此殊榮相伴的卻是常人難以背負的如山壓力和難以承受的生死煎熬。這期間,曾國藩主動或被動與死亡擦肩的瞬間不下五次,看似權力極大的督帥卻不得不掙紮 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一次次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
到底是什麼一再將他逼入生死絕境,又是什麼讓他死而不亡?這正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誠如作者所說,“這既是個人境遇所逼,也是時代潮流所迫”。擔任總督之前,曾國藩率孤軍迎敵,受到君王中樞的猜忌,常陷戰陣之危的困局。擔任兩江總督後,不僅要想禦敵之策,更要協調各戰區的關係,處理複雜的人事糾葛和權力糾纏,常因心緒焦慮而陷入迷茫絕望的困局中。而當上直隸總督後,他又麵臨處理中外事務的難題,處在“外慚清議,內疚神明”的夾縫中。每次生死局都牽扯著時局中的各種勢力,也都煎熬著曾國藩的肉體和精神。
作者緊扣曾國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記、家書、書信及親朋僚友的記載為核心資料,探究其人生各階段所陷生死局的時代背景、自身處境和心理狀態,揭示一位晚清督帥如何處理自身與時代、家事與國事、欲望與權力的複雜關係。
雖然本書考察曾國藩應對不同生死局的不同做法和心態,但無論時局如何變化,他還是曾國藩,他內心的某種堅守從未改變。因此,本書所要探討的不僅是時代和他的“變”,更是他在大變局裏的“不變”。也許,內心的堅守才是曾國藩精神力量的真正所在,也是我們重新審視曾國藩精神遺產的意義所在。
作者簡介
鞠海,新銳歷史作家。廈門大學中國史碩士畢業,曾任新西蘭惠林頓維多利亞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誌願者、中國海關博物館藏品管理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媒體客戶端(雲聽)原創內容文化副總監等職。
目錄
自序xi序章曾國藩之死001
第一章靖港跳河007
01兵敗自殺010
02墨絰從戎013
03八旗、綠營和團練018
04以團練始,不以團練終023
05審案局028
06永順營事件032
07與王錱的分途038
08“屢試屢變”辦水師044
09與鹹豐皇帝的戰略分歧050
10湘軍出征056
11初次自殺之謎061
12湘潭大捷068
13君臣之防071
14祭奠恩師,揮師田家鎮074
第二章九江策馬083
01九江大戰:遭遇石達開086
02兵阻九江094
03另立內湖水師,彈劾江西巡撫098
04塔齊布病逝,蕭捷三陣亡104
05羅澤南別走108
06蠟丸隱語,棋危劫急114
07非位任巡撫,決不能以治軍124
08丁憂反思,中年改弦易轍129
第三章祁門被圍135
01再度出山蒞事138
02三河鎮大敗:湘軍最嚴重的一次慘敗143
03先軫歸元何日是? 148
04好戰友胡林翼153
05“圖皖”的方案158
06太湖之戰:安慶大戰前的預演162
07李秀成二破江南大營176
08兩江總督,何擔重任?179
09兵入祁門,兵困皖南184
10安慶大決戰199
第四章金陵困局215
01節製四省軍務220
02杭州陷落及曾國藩的南路戰略223
03上海告急,淮軍入滬229
04曾國藩圍攻金陵的部署233
05兵進雨花台237
06多隆阿臨陣退出239
07鹹同大瘟疫245
08雨花台血戰四十六天248
09季弟殞命260
10太平軍進北攻南265
11曾國藩金陵考察270
12李秀成的不歸路276
13天京攻堅戰279
14曾沈厘金之爭289
15難兄難弟296
16最終的勝利301
17功成後的猜忌307
第五章臨淮遇險與天津名裂317
01剿撚新任務320
02剿撚戰略324
03屢辭“節製三省”329
04河防之策332
05思退隱336
06河防失敗,辭職引退340
07鞭跛鱉而登太行347
08天津教案始末352
09曾國藩的遺囑362
10曾國藩的對外思想368
11辦案思路374
12查案辯誣377
13法國的要求379
14上折382
15外慚清議,內疚神明384
16以和結局388
尾章銅官感舊397
尾注405
參考文獻449
出版後記453
······
[ 夾縫中的總督下載地址【免費下載】 ]
最後修改:2024 年 11 月 30 日
© 允許規範轉載
